洒竹生凉,弹蕉打碎,萧条早作秋声。
敲破疏窗,耳旁听渐分明。
吟秋不问秋深浅,但挑灯、牵动愁情。
觉愁来、无似秋多,梦也难成。
吹笳况近霜天候,怕江城雁语,沙渚蛩鸣。
人远书迟,萧斋厮傍寒檠。
湿云刚送征鸿过,盼佳音、稳递邮程。
甚因由、耽搁明朝,数遍残更。
洒竹生凉,弹蕉打碎,萧条早作秋声。
敲破疏窗,耳旁听渐分明。
吟秋不问秋深浅,但挑灯、牵动愁情。
觉愁来、无似秋多,梦也难成。
吹笳况近霜天候,怕江城雁语,沙渚蛩鸣。
人远书迟,萧斋厮傍寒檠。
湿云刚送征鸿过,盼佳音、稳递邮程。
甚因由、耽搁明朝,数遍残更。
这首词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的心境。"洒竹生凉,弹蕉打碎",通过写雨打在竹叶和芭蕉上的声音,营造出秋夜的清凉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孤独无眠的夜晚。"敲破疏窗,耳旁听渐分明",进一步描绘了雨声透过窗户传入,让人心绪更加纷扰。
"吟秋不问秋深浅,但挑灯、牵动愁情",表达了词人对秋天深深的感慨,即使在挑灯夜读时,也无法摆脱秋意带来的愁绪。"觉愁来、无似秋多,梦也难成",直接抒发了愁苦之深,连梦境都被秋意所扰。
"吹笳况近霜天候,怕江城雁语,沙渚蛩鸣",借秋夜的笛声和远处的雁鸣、虫鸣,增添了离别与寂寥的情绪。"人远书迟,萧斋厮傍寒檠",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等待书信的漫长和寒冷。
"湿云刚送征鸿过,盼佳音、稳递邮程",词人期待着远方的佳音,但又担心它被湿云延误。"甚因由、耽搁明朝,数遍残更",流露出对明日无法如期收到消息的焦虑,只能在深夜一次次数算更漏。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夜的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词人内心的孤寂、愁苦和对远方的思念,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