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沙路有人行,溪水长干江水平。
过去中元游十日,中秋毛水月空明。
本来沙路有人行,溪水长干江水平。
过去中元游十日,中秋毛水月空明。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在姜溪泛舟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本来沙路有人行”,以反问的方式引出,仿佛在说原本寻常的沙路,如今却因无人行走而显得格外静谧。接着,“溪水长干江水平”一句,通过对比溪水和江水的状态,展现了夜晚的平静与和谐,溪水似乎更显悠长,江水则平如镜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过去中元游十日,中秋毛水月空明”两句,将时间线索拉长,从中元节游历到中秋佳节,时间的流转与自然景观的变化相交织,赋予了诗歌更深的意境。中元节的游历,或许充满了人间烟火与生活的痕迹;而中秋之夜,则是月光如洗,水面上映着月色,一片空明,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宇宙的浩瀚。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景色,也暗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洞察的追求。
人言曲误周郎顾,岂谓周郎真好古。
长歌短调各风流,说尽心招及眉语。
颇闻汲古用修绠,乃知馀事工律吕。
君躯三尺胆如斗,欲窥唐虞探邹鲁。
顷来长安阔画眉,时人半额相媚妩。
天姿洁白恶丹铅,独有溪头浣纱女。
要知学者用心处,不追时好乃如许。
君家有井千尺深,容我时攀辘轳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