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蓼逐风开,黄叶因风起。
燕子无情也解愁,絮语秋生矣。
漠漠露凝空,寂寂帘垂地。
试掩屏山数漏声,领略秋滋味。
红蓼逐风开,黄叶因风起。
燕子无情也解愁,絮语秋生矣。
漠漠露凝空,寂寂帘垂地。
试掩屏山数漏声,领略秋滋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红蓼逐风开",寥寥几字便勾勒出红蓼在秋风中摇曳开放的画面,生动活泼。"黄叶因风起",落叶飘零,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逝。"燕子无情也解愁,絮语秋生矣",赋予燕子以人的情感,它们的呢喃仿佛也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
接下来,诗人通过"漠漠露凝空,寂寂帘垂地",描绘出秋夜的静谧与清冷,露水凝聚,寂静无声,帘幕低垂,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最后,"试掩屏山数漏声,领略秋滋味",诗人独自品味这秋夜的深沉与韵味,通过倾听滴漏声,感受时间的流转,深化了对秋天内涵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秋天独特韵味的欣赏。杨芸的词作,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郢客高歌,犹未睹、阳春一曲。
多应是、连城有价,閟藏华屋。
但使章台无异意,何妨一见邯郸玉。
料锦囊、随客泛东溪,凌波绿。难独唱,篱边菊。
谁与咏,阶前竹。想秋光不久,又成虚辱。
过雁不知蛩有恨,行夔应笑蚿无足。
愿为予、落笔走盘珠,争圆熟。
阆风老人五十九,白头饥冻荒山走。
偶然脱命得生还,闾里相看惊老丑。
今朝初度最可怜,五子三孙在眼前。
老妻欲作无面饼,问讯鸡娘渠未肯。
海水潮小未登鱼,霜后黄柑亦自疏。
穷人作事天不与,只有红梅相媚妩。
为渠一笑买村酤,老夫自歌稚子舞。
明年六十更可歌,大乱不死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