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将德化欲销兵,长笑长平恣意坑。
更想太丘行小惠,何如言下济群生。
唯将德化欲销兵,长笑长平恣意坑。
更想太丘行小惠,何如言下济群生。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对古代战争与和平治理的不同态度和理念。首句“唯将德化欲销兵”,表达了以道德教化来消除战争的主张,强调了通过教育和道德引导来解决争端,避免暴力冲突。次句“长笑长平恣意坑”,则讽刺了历史上长平之战中无辜百姓被屠杀的残酷现实,这里的“长平”代指大规模屠杀的战场,而“恣意坑”则形象地描绘了屠杀的无情与规模之大。
后两句“更想太丘行小惠,何如言下济群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提到的“太丘”可能是指东汉时期的名士陈寔(字仲弓),以其仁德著称,常以小恩惠惠及乡邻,体现了以小善积大德的思想。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更希望看到通过温和、直接的方式解决纷争,使大众受益,而不是通过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和平、道德治理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悲剧的反思,呼吁以更人道、更有效的手段处理社会矛盾和冲突。
秋光瞩明远,翘彼紫阳山。
紫阳绝攀跻,巘崿云汉间。
威夷蹯曲径,诘侧桧柏环。
扪萝傍其隩,轮转随之湾。
迢递高峰上,前后相推扳。
仰瞻天尺五,平看鸟飞还。
孤云浮禹阁,远霭郁仙关。
下观乔木杪,商飙开芳颜。
六川逶迤到,双虹扬回澜。
倒影浸城雉,万户一丸圜。
登临寄所思,而得开心顽。
总计浮生内,能知几日闲。
婆娑嗟日暮,归途兴未删。
潜江三日住,舍舟忽遵陆。
劳人故草草,安便岂吾欲。
破晓雨初霁,草树霭如沐。
日出烟未散,闻鸡辨茅屋。
肩舆苦欹侧,舆卒杂樵牧。
所欣风土佳,笑语共僮仆。
宛然故乡景,娱此异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