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螺滩》
《石螺滩》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坐宜山籁卧疑仙,路入菁葱岂问天。

石景木鸢频飐水,花光雪片夜飞船。

峡门束峻雷公怒,斗柄移低玉镜圆。

最是磨人风景异,蟠溪未遇更陶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螺滩的壮丽景色与独特氛围。首句“坐宜山籁卧疑仙”,以“山籁”和“仙”为喻,生动地展现了在石螺滩静坐听风、卧躺如入仙境的美妙感受。接着,“路入菁葱岂问天”一句,通过“菁葱”的绿意盎然,暗示了进入这片自然美景时的豁然开朗,仿佛无需询问天际,一切尽在眼前。

“石景木鸢频飐水,花光雪片夜飞船”两句,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结合的手法,描绘了岩石与树木在水面轻轻摇曳,夜晚花光与雪花如同飞船上空飘荡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峡门束峻雷公怒,斗柄移低玉镜圆”则通过“雷公怒”与“玉镜圆”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峡谷中雷电交加的壮观景象,后者则展示了月圆之夜的宁静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与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

最后,“最是磨人风景异,蟠溪未遇更陶然”两句,点明了石螺滩的独特魅力,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风景,也无法像在此处感受到的那样令人心旷神怡。全诗通过对石螺滩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热爱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临江仙 孤雁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
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
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0)

点绛唇 咏风兰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
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忒煞萧疏,怎耐秋如许?
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0)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

知己一人谁是?
已矣。
赢得误他生。
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
莫道芳时易度,朝暮。
珍重好花天。
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0)

水调歌头 题西山秋爽图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
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
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
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0)

琵琶仙 中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0)

浪淘沙 望海

蜃阙半模糊,踏浪惊呼。
任将蠡测笑江湖。
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钓得六鳖无?
竿拂珊瑚。
桑田清浅问麻姑。
水气浮天天接水,那是蓬壶?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