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北岷江侧,古观峥嵘耀金碧。
层峦秀拔异群山,乔木侵云竞千尺。
二仙去久丹灶冷,空载遗文在碑刻。
俗士纷纷徒叹嗟,曾有何人继真迹。
丰都县北岷江侧,古观峥嵘耀金碧。
层峦秀拔异群山,乔木侵云竞千尺。
二仙去久丹灶冷,空载遗文在碑刻。
俗士纷纷徒叹嗟,曾有何人继真迹。
这首诗描绘了位于丰都县北岷江一侧的景德观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氛围。首句“丰都县北岷江侧,古观峥嵘耀金碧”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观宇的地理位置与外观之雄伟,金碧辉煌的色彩展现出其历史的庄严与辉煌。
接着,“层峦秀拔异群山,乔木侵云竞千尺”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观宇所处环境的壮美与自然景观的雄奇,层叠的山峦与高耸入云的树木共同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二仙去久丹灶冷,空载遗文在碑刻”则将视角转向历史,通过“二仙”这一象征性的人物,暗示了观宇曾经的辉煌与神秘,而今却只剩下冰冷的丹灶和碑刻上的文字作为历史的见证。
最后,“俗士纷纷徒叹嗟,曾有何人继真迹”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的感慨,指出尽管观宇曾经吸引过众多访客,但真正能理解并继承其精神内涵的人却寥寥无几,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与历史的深沉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深切关注。
干莫锋难挫。羡才兼、辋川诗画,名流争播。
家住小园风物好,水屋居然似舸。
中只有、茶铛药裹。
怪石巉岩松树老,喜帘垂、无事趺跏坐。
松子落,岩花堕。北窗企脚闲高卧。
任朋来、谈仙说佛,都无不可。
屈指今冬周甲子,得丧兴衰俱过。
久已向、蒲团参破。
甲第轩车惊赫奕,总萤飞、一点须臾火。
游五岳,芒鞋作。
句占花先,春归雁后,消凝岁事如许。
绝怜开宝诗人,感时几萦别绪。
多情梅柳,似解惜、城南幽旅。
忆彩笺、迸泪题残,顿触乱愁千缕。
醉醒里、盛年暗度,歌哭外、旧游何处。
已拚书剑飘零,老怀倦裁秀句。
天閒一我,更愧尔、高三十五。
只小窗、慵梦桥西,约略岁朝吟趣。
甚年年花底说春归,今年倍伤情。
倚阑干不语,水分新绿,天蹙遥青。
点检奚囊题句,剩得瘗花铭。
消受清和意,帘额尘轻。
愁里漫听鶗鴂,算天涯啼彻,都是离声。
怅故人不见,落日自高城。
更休逐、孤云南望,但平林、如荠野烟生。
家山远、写朱弦恨,谁吊湘灵。
倦寻芳,慵对镜,人倚画阑暮。
燕妒莺猜,相向甚情绪。
落英依旧纷纷,轻阴难乞,枉多事、愁风愁雨。
小园路,试问能几消凝,流光又轻误。
联袂留春,春去竟如许。
可怜有限芳菲,无边风月,恁都付、等閒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