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塞.□□□.春寒有感》
《出塞.□□□.春寒有感》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谒金门

莺未老。花谢东风扫。

秋千人倦彩绳闲,又被清明过了。

日长减破夜长眠,别听笙箫吹晓。

锦笺封与怨春诗,寄与归云缥缈。

(0)
注释
莺:黄莺。
未老:尚未衰老。
花谢:花朵凋谢。
东风:春风。
扫:吹落。
秋千:传统游戏,用长绳吊起坐板供人荡漾。
人倦:人感到疲倦。
彩绳:装饰有彩色丝线的秋千绳。
闲:闲置。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春意盎然时节。
日长:白天变长。
减破:减少、缩短。
夜长眠:长夜睡眠。
笙箫:中国古代乐器,用于吹奏。
吹晓:吹响在清晨。
锦笺:精致的信纸。
怨春诗:表达对春天逝去的哀怨之诗。
归云:飘向远方的云彩。
缥缈:形容云烟或景色等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翻译
黄莺还没老去,花朵被东风吹落一地。
秋千上的人已疲倦,彩绳空闲,又已度过清明节。
白天变长,夜晚似乎短了,不再能长眠,清晨的笙箫声传来。
我写下满含愁思的诗篇,装在精美的信笺中,寄给那飘渺的归云。
鉴赏

这首诗是辛弃疾的《出塞·春寒有感》,但你提供的内容似乎不完整,只有四句。完整的诗句应为: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花外拥红妆。吹满斜阳院落,东风作意晴。

鉴赏:这四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燕子归来,春社时节,梨花凋零,清明前后。诗人通过“三四点”、“一两声”的细节,展现出春日的生机和宁静。后两句写到日长飞絮轻盈,女子在花丛中游玩,而东风适时地带来晴朗天气,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活恬淡的画面。整体上,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时光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偶书四首·其四

衡岳望嵩少,屹然河汉间。

浮云自来往,谁肯拓关山。

(0)

精卫

子房铸铁报韩仇,智者反为豪侠误。

倾秦岂在博浪沙,继世自闻嬴业仆。

吁嗟精卫亦偿冤,一旦奋飞身不顾。

衔石填海抑何愚,岂在朝朝与暮暮。

精卫精卫汝不知,沧海终有陵谷时。

(0)

感古十首·其四

相如归全璧,范增撞玉斗。

为主心固同,逆顺异所守。

发怒俱忘身,裂眦欲碎首。

此完彼玷缺,尽在一举手。

万形各有敝,斯名长不朽。

(0)

近事

近事山中总不知,心清常是太平时。

勿于贫后方求药,才得閒来便赋诗。

千里白云劳梦想,一天明月负襟期。

有书堪读梅堪看,绝倒人间富贵痴。

(0)

听宫入琴

群哇方杂奏,忽听数声琴。

天地有清气,君王知正音。

悲风生指玉,明月照徽金。

曾抚昭君怨,宫人泪满襟。

(0)

失脚

失脚江湖久,忧时鬓欲皤。

壮心驰北阙,痴梦绕南柯。

万里关山远,一春风雨多。

穷檐茅屋下,忍听扊扅歌。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