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蹻滇南路不迷,相如拥传汉宫西。
而今帝业驱铜马,莫遣儒生辨碧鸡。
庄蹻滇南路不迷,相如拥传汉宫西。
而今帝业驱铜马,莫遣儒生辨碧鸡。
这首诗《送人》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情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首句“庄蹻滇南路不迷”,引用了庄蹻开滇的历史故事,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未知的旅程,如同庄蹻开辟新路一般,勇敢无畏。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智慧与勇气的赞美。
次句“相如拥传汉宫西”,以司马相如的故事为喻,暗示友人此行将如同相如般,拥有自己的使命与追求,前往未知的远方,探索新的天地。这里不仅赞扬了友人的志向与才华,也寄托了诗人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后两句“而今帝业驱铜马,莫遣儒生辨碧鸡”,则转而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与对友人的劝勉。前一句“帝业驱铜马”可能暗指当时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如同驱赶铜马一般,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后一句“莫遣儒生辨碧鸡”则是告诫友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避免陷入复杂的权谋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正如辨别碧鸡一样,明辨是非,坚守本心。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情境的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蕴含了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人文关怀。
平生乖崖公,及此拜仿像。
凛然风埃外,馀子避英爽。
忆公昔正色,抗论指邪枉。
念当绝其根,所畏日滋长。
晴空轰雷霆,下土走魅魍。
云何廊庙姿,半世江海上。
徒令治郡声,迄今满天壤。
论相危及公,亦岂坐倔彊。
嗟哉彼隘俗,利欲扼其吭。
闻公卓绝风,吐舌仍傥恍。
岂知古之人,事业系所养。
临机随手应,如爬适苛痒。
李侯亦高世,希踪自畴曩。
万里见丹青,高堂辟虚敞。
琅琅壁间记,读者兴慕仰。
我来岁云莫,霜林振馀响。
叹息重徘徊,题诗诏吾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