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丘中契,言寻江上村。
三秋虚蒋径,一病托文园。
静室长依树,孤吟或闭门。
重阳闻有约,来就菊花尊。
为有丘中契,言寻江上村。
三秋虚蒋径,一病托文园。
静室长依树,孤吟或闭门。
重阳闻有约,来就菊花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能如约共游乡村的遗憾之情。首句“为有丘中契”,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如同山丘中的默契,虽未明言,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基础。接着“言寻江上村”一句,描绘了他们计划前往江边村庄的情景,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三秋虚蒋径”,可能是指在深秋时节,三人本计划沿着蒋径(可能指的是某条通往乡村的小路)前行,但因故未能成行,流露出一丝失落与惋惜。而“一病托文园”,则可能是指其中一人因病未能参与这次活动,以“文园”借指患病之人,体现了对友人的关心与同情。
后两句“静室长依树,孤吟或闭门”,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静谧的居室旁树木下静坐,或闭门独处的情景,表现了因友人未能如约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最后,“重阳闻有约,来就菊花尊”,表达了诗人期待在重阳节再次与友人相聚,共饮菊花酒的美好愿望,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场景营造,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以及未能实现计划时的遗憾与期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公能刀镊。
将彼姿颜接,刮削与提挦,甚停当、心洽意惬。
如描似画,眉秀鬓须齐,添嫩貌,减衰容,又更增言捷。
内灵和协。无质无腮颊。
妙手有何述,敢把此、分明拈捻。
若还会得,慧剑便磨砻,呈白刃,显青钢,剃出圆成晔。
平昔开怀,今朝阐醮,就中别有清欢。
风朋霞友,皆至并擎丹。
唯许泾阳旧契,俱澄净、眼界敷宽。
专邀请,诸公上士,总愿赴仙坛。同攒。
崇大道,不须笺乳,何用沉檀。
把心香爇起,众圣来观。
察得功圆行满,还应是、齐在云端。
修真事,兹宵并喜,一一尽乘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