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公》
《荆公》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君臣一德盛熙宁,厌故趋新用六经。

但怪画图来郑侠,何期奏议出唐坰。

掌中大地山河舞,舌底中原草木腥。

养就祸胎身始去,依然钟阜向人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ggōng
sòng / hóngkuí

jūnchénshèngníngyànxīnyòngliùjīng

dànguàihuàláizhèngxiázòuchūtángjiōng

zhǎngzhōngshānshézhōngyuáncǎoxīng

yǎngjiùhuòtāishēnshǐránzhōngxiàngrénqīng

注释
君臣一德:君主和臣子同心协力。
盛熙宁:熙宁年间(北宋时期)的盛世。
厌故趋新:厌弃旧事物,追求新变革。
六经:儒家经典著作。
郑侠:北宋官员,以画图揭露社会问题。
奏议:上奏朝廷的建议或议案。
唐坰:可能指某位有影响力的官员。
掌中大地山河舞:比喻权力掌握者掌控全局。
舌底:言辞中。
草木腥:形容言语犀利,直指问题。
祸胎:潜在的危机或问题。
身始去:指问题人物离开后。
钟阜:形容山峰峻峭,象征国家。
向人青:依然保持青翠,寓意国家生机勃勃。
翻译
君臣一心在熙宁年间昌盛,厌弃旧制追求革新,依赖六经为指导。
只惊讶于郑侠的图画揭示真相,未料到唐坰的奏议也能提出革新主张。
手中握有天下如舞动江山,言辞间弥漫着中原草木的气息。
培养出的隐患随着自己离去,然而国家依旧如钟阜般青翠挺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荆公》,主要赞扬了北宋时期宰相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推行变法革新,以儒家经典六经为依据,试图改革国家弊病的举措。诗中提到“君臣一德盛熙宁”,反映了王安石与宋神宗赵顼在政治上的默契和对新法的支持。

“厌故趋新用六经”表达了对王安石倡导的以儒家经典为改革依据,摒弃旧制的决心。“但怪画图来郑侠,何期奏议出唐坰”暗指王安石虽遭反对者如郑侠(曾上书批评新法)的攻击,但仍能坚持自己的政见,其奏议展现出深远的见识。

“掌中大地山河舞,舌底中原草木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出王安石改革犹如在掌中操控大地山河,言辞犀利,影响深远,但也可能带来动荡,暗示改革带来的复杂社会效应。

最后两句“养就祸胎身始去,依然钟阜向人青”则意味深长,指出王安石虽然因为改革而招致争议,甚至被认为是祸胎,但他离职后,他的改革理念和政策仍然像钟阜一样长久地影响着国家,呈现出一种历史评价的复杂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深度剖析,既有对其改革精神的肯定,也揭示了改革过程中的艰难和复杂性。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七十

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

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

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

彼此莫相啖,莲花生沸汤。

(0)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一

昨见河边树,摧残不可论。

二三馀干在,千万斧刀痕。

霜凋萎疏叶,波冲枯朽根。

生处当如此,何用怨乾坤。

(0)

京口送别王四谊

江上枫林秋,江中秋水流。

清晨惜分袂,秋日尚同舟。

落潮洗鱼浦,倾荷枕驿楼。

明年菊花熟,洛东泛觞游。

(0)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急,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0)

冀北春望

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

旷然万里馀,际海不见山。

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

问乡何处所,目送白云还。

(0)

赠友人

五字诗成卷,清新韵具偕。

不同狂客醉,自伴律僧斋。

春别和花树,秋辞带月淮。

却归登第日,名近榜头排。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