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全文
唐 / 常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急,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īngqínqiūzèngkòuzūnshī
táng / chángjiàn

qíndāngqiūtīngkuàngshìdòngzhōngrén

zhǐzhǐyìngshēngshēngshuǎngshén

hánchónglínqīngchuīniǎodēngpín

zhōngěrgāoxiánqīn

注释
琴:古琴。
秋夜:夜晚。
洞中人:隐居山洞的人。
一指指:每个手指。
应法:顺应佛法。
一声声:每一声。
爽神:使心灵清爽。
寒虫:寒冷的虫子。
砌:墙壁。
清吹:清脆的琴声。
袅灯:围绕灯火。
何必:何须。
钟期耳:像钟子期这样的知音。
高闲:高雅而闲适。
自可亲:自己也能亲近。
翻译
在秋夜弹奏古琴,更何况是洞中的隐士。
每一个音符都回应着佛法,每一声都让人心灵舒畅。
寒冷的虫儿靠近墙壁鸣叫,清脆的琴声环绕着灯火摇曳。
何须等待钟子期这样的知音,独自享受这份宁静与高雅便是亲近自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人坐在洞中,聆听秋夜里琴声的静谧画面。"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两句开篇就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接着"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则展示了琴师的高超技艺,每一个手指的动作都有章法可循,每一个声音都能让人心旷神怡。

诗中也融入了自然景象,如"寒虫临砌急,清吹袅灯频"。这里的“寒虫”可能指的是秋夜里活动的蟋蟀之类昆虫,它们在石砌上匆忙移动,似乎与琴声呼应。而“清吹袅灯频”则让人联想到微风轻拂,烛光摇曳,增添了一份静谧和神秘。

最后两句"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鉴赏的独到见解。即使没有外在华丽的乐器如钟、磬,只要心境高远,即便是简单的琴声也能让人感到亲切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听琴这一特定情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独到的审美体验。

作者介绍
常建

常建
朝代:唐   字:号不详   生辰:708-765

常建,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猜你喜欢

江上

迟迟春日满花枝,江上群儿弄影时。

渔翁睡足船头坐,笑卷圆荷当酒卮。

(0)

木犀·其六

白头无酒不成狂,典尽春衫醉一场。

只许木犀知此意,晚风更为尽情香。

(0)

望白龙池·其一

西望不见昆崙池,白龙上天归何时。

望中心逐飞云去,半挂玉台松树枝。

(0)

悼周镐·其四

嗜好平生法帖诗,偶逢方士问刀圭。

何人摆脱浮生事,得似周郎易箦时。

(0)

对菊·其八

扁舟何处剡溪滨,夜半归来雪满巾。

争似一瓢秋菊伴,漆园风暖蝶疑人。

(0)

对菊·其三

白雁南飞到海滨,吟边芳气袭衣巾。

门通水竹三丫路,坐对求羊一辈人。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