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其一》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其一》全文
宋 / 李虚己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聚族逢修偃,垂绅偶会昌。

里闾师重厚,门阀诫轻扬。

木垄堆云秀,书帷积雪光。

清名传异域,丽句出中堂。

玉蕴山还润,兰生谷更香。

友朋敦布素,童稚味膏粱。

铸剑归农器,休牛见服箱。

斋心常拱极,端简立秋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族聚会场景,表达了对家庭美德与学术传承的赞美。开篇“聚族逢修偃,垂绅偶会昌”描述了家人团聚,长辈们以身教作风范,希望后辈能够昌盛。接着“里闾师重厚,门阀诫轻扬”则强调了邻里的尊老爱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木垄堆云秀,书帷积雪光”写景中透露出一丝书香气息,木垒可能是书院中的建筑物,而书帷积雪光则形象地表达了学子们勤奋读书、积累知识的情景。

“清名传异域,丽句出中堂”显示诗人对书院教育成果的赞誉,这里的人才不仅在本土有良好声誉,而且还影响到更远的地方。诗中的“丽句”可能指的是学生们所写下的优美文章。

“玉蕴山还润,兰生谷更香”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山林的清新和花草的芬芳来烘托出书院环境的宜人。这里的“玉蕴”可能指的是山石中蕴含着水分的意象,而“兰生谷更香”则是对书院周边自然环境的赞美。

“友朋敦布素,童稚味膏粱”表现了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以及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真挚交往的场景。最后“铸剑归农器,休牛见服箱”则是对和平生活的描绘,剑被熔炼成为农具,牛也能够安心地休息。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教育、自然和社会和谐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书院生活图景。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学术和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这不仅是对书院的赞美,也是对整个社会文化氛围的肯定。

作者介绍

李虚己
朝代:宋

宋建州建安人,字公受。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累官殿中丞,出知遂州,以能称。真宗称其儒雅循谨,特擢右谏议大夫。历权御史中丞、给事中,知河中府、洪州。迁工部侍郎、知池州,分司南京。喜为诗,与曾致尧、晏殊唱和,精于格律。卒年六十九。有《雅正集》。
猜你喜欢

赋顾梅西煮雪

摇竹取残雪,松声动寒吹。

金怀少馀欢,石鼎作雅事。

极清超水品,至淡出天味。

行过梅花西,唤起幽人睡。

(0)

感怀·其十五

客有千金儿,过我十尺舍。

狭隘不可留,飞丸出弹射。

腰下雕玉螭,粹好绝衅罅。

信美非所珍,聊足以相诧。

(0)

次韵閒居

纳纳乾坤付一杯,穷通赋分信悠哉。

冰霜气味甘餐柏,铁石心肠可赋梅。

自足一丘閒寄傲,怕荒三径早归来。

怀人几动山阴兴,夜雪扁舟兴尽回。

(0)

赠松崖道士

名山历遍气飘浮,面带风霜雪满头。

碧涧寒通丹井曙,青松影落石坛秋。

布袍洗药香犹湿,砂釜藏茶火自留。

笑问阆风何处是,追游还许借青牛。

(0)

秋怀二首·其一

茫茫禹迹事悠悠,怪雨盲风恣弄秋。

绊足鹰鹯霄汉志,随阳鸿雁稻粱谋。

木侵元气山偏瘦,渠壅寒沙水不流。

自笑野人藜苋腹,闲愁不觉白侵头。

(0)

避地客奕山

故国青山一眺中,峡溪独此最高峰。

百来亩地多桑柘,十数人家依竹松。

春水池塘看浴鹭,夕阳篱落听衙蜂。

日间无事钩帘坐,吟对梅花了一冬。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