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笔闻曩至,晨昏愿岂违。
遭逢劝簪笏,浩荡借恩晖。
琐闼人贤在,金陵母德归。
共言能主报,直道似君稀。
载笔闻曩至,晨昏愿岂违。
遭逢劝簪笏,浩荡借恩晖。
琐闼人贤在,金陵母德归。
共言能主报,直道似君稀。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杨给事尊堂受封》表达了对杨给事家族的敬意和对其母亲美德的赞扬。首句“载笔闻曩至”暗示了通过书信得知喜讯,体现了对远方亲人的关注。次句“晨昏愿岂违”表达了诗人对杨给事的祝愿,希望他的愿望都能如愿以偿,无论日夜。
“遭逢劝簪笏”一句,寓意杨给事在仕途上取得成就,受到朝廷的器重,而“浩荡借恩晖”则赞美了皇恩浩荡,照耀着杨家。接下来,“琐闼人贤在”赞扬了杨家门庭之中人才辈出,品德高尚。
“金陵母德归”提到杨给事的母亲,暗示她可能来自金陵,有着崇高的品德,如今归来接受封赏,更显荣耀。最后两句“共言能主报,直道似君稀”表达了众人对杨给事正直品性的认同,认为他能忠实地回报国家,这样正直的人才实属罕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恭维和赞美为主,既体现了对杨家的祝福,也展现了对明朝官员道德品质的期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