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处何妨住,江晴倚落晖。
野船穿树过,沙鸟带云飞。
寺有唐碑古,山羞汉鼎非。
长安多过客,留墨满苔矶。
佳处何妨住,江晴倚落晖。
野船穿树过,沙鸟带云飞。
寺有唐碑古,山羞汉鼎非。
长安多过客,留墨满苔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佳处何妨住,江晴倚落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居所的向往和欣赏,以及对那里的天气变化的细腻描写。"野船穿树过,沙鸟带云飞"则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面,野船在树木之间穿行,沙洲上的鸟儿与云彩相伴,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接着,"寺有唐碑古,山羞汉鼎非"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这里提到的“唐碑”指的是唐代留下的石碑,而“汉鼎”则是汉代的青铜器物,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也反映出诗人的文化情怀。
最后,"长安多过客,留墨满苔矶"则描绘了一个繁华而又孤寂的景象。长安,即今天的西安,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都城,历来都是文人墨客往来的地方。而“留墨”则暗示诗人对这座城市的深情,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留下痕迹。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远,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刻感悟。
行年三十二,所向皆无成。
西风吹我行,万籁送悲声。
双剑在匣中,隐隐作龙鸣。
我生本南越,胡为眷上京。
射策阻不进,羁栖欲何营。
人生世路上,去住如浮萍。
退者非独拙,进者非独明。
夙兴而夜寐,努力副荣名。
昔在衡门下,园庐或互游。
有时风日美,樽酒话林丘。
欢然共携手,卒岁事西畴。
何意饥寒逼,中年为贫忧。
杖策入帝京,五上敝貂裘。
幸遇休明际,泥涂终见收。
渔钓皆被猎,牧豕亦封侯。
生平多卤莽,此际惧愆尤。
古人戒末信,今兹慎家修。
夫子秉高尚,晚节更清幽。
割席方自此,代庖非所谋。
高风不可泯,重谊莫能酬。
常恐平生负,终贻岩壑羞。
安能茂稷契,抗迹揖巢由。
蔼蔼青阳暮,赫赫朱夏初。
春荣既飙逝,炎景亦微嘘。
门巷罗灌木,左右带清渠。
叶密翳鸣蜩,萍开戏跳鱼。
此时蓬蒿人,揽卷惜居诸。
扫径期求羊,耦耕待溺沮。
小技呈蝌蚪,大器愧璠玙。
徒慕任公钓,独守班生庐。
闻君卧南郭,遂与世情疏。
蚤结云霞想,备得金庭书。
愿分白石髓,携手青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