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渡隘浪成堆,欲进船时雾不开。
多谢东风与吹垢,两边无数好山来。
长门渡隘浪成堆,欲进船时雾不开。
多谢东风与吹垢,两边无数好山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过长门渡口的情景。"长门渡隘浪成堆",形象地写出江面波涛汹涌,浪花堆积,显示出水流的湍急和环境的险峻。"欲进船时雾不开",进一步渲染出迷茫的天气,航行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然而,诗人并未被眼前的困境所困扰,反而在困境中找到了美的感受:"多谢东风与吹垢",他将东风视为帮助吹散雾气的力量,象征着希望和转变。"两边无数好山来",在雾气消散后,诗人惊喜地发现两岸的山峦在视野中显现,展现出山水之间的自然之美,也寓含着人生困境中峰回路转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积极的心态,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豁达与乐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凤台却望桑麻川,残僧孤客同一年。
我穷自取君更苦,只有布袜青行缠。
松楠阴阴水边寺,一饷款寻香火缘。
笔端落尽蔬笋气,胸次不留荆棘田。
穷冬衣褐露黑肘,半夜风雪寒诗肩。
时于连床乞被卧,睡到日午钟鱼传。
今朝别我眉色好,得得西谒骑鲸仙。
自云老矣世涂熟,独有此老无人怜。
更须南去共舟楫,竹火江茶谭夜禅。
书生总不羁,岂是谬进取。
偶然一舟具,初不作出处。
三年客江湖,风浪恣掀舞。
君门九天上,一一守菟虎。
是间无先容,何忍弃外府。
万卷久已破,一字未及吐。
归来赋蜀都,笔下带吴语。
传闻两坑石,妙处天可补。
试遣长须来,拜赐君已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