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赋京尘》
《同赋京尘》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白日临黄道,红尘满玉京。

长风吹不尽,骤雨洒还清。

不放虚空快,应同世界生。

随时势用壮,度隙体能轻。

舞榭凝添恨,歌梁堕趁声。

沧浪归有计,行矣濯吾缨。

(0)
翻译
白天照耀在黄道上,京城弥漫着红尘繁华。
强劲的风吹不散尘埃,急骤的雨洗净后又恢复清明。
不让虚空感到欢快,它与世界共生共荣。
顺应时势壮大自我,适应间隙才能身轻如燕。
舞榭中的悲欢更增遗憾,歌声随梁落下伴随着旋律。
我有回归沧浪的打算,就此出发,洗净我头上的尘缨。
注释
白日:白天。
黄道:天文学中的黄道带。
红尘:尘世繁华, 指人间纷扰。
玉京:古代对京都的美称。
长风:大风。
不尽:无法吹散。
骤雨:急雨。
洒还清:洗去尘埃。
虚空:空虚, 空间。
快:愉快。
世界:宇宙, 世间。
随时势:顺应时局。
壮:壮大。
度隙:适应间隙。
轻:轻盈。
舞榭:供歌舞的楼阁。
恨:遗憾。
歌梁:悬挂乐器的梁柱。
趁声:随着歌声落下。
沧浪:古代江名, 也指隐居之地。
濯吾缨:清洗我的冠缨, 意指辞官归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以高度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对自然景物与生活情怀的独到感悟。开篇“白日临黄道”一句,便设定了一个明亮而高远的视角,接着“红尘满玉京”则将这个视角拉近,描绘出一个充满尘世繁华的城市景象。

“长风吹不尽,骤雨洒还清”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自然现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无穷力量和纯净本质的赞美。"不放虚空快,应同世界生"则表达了一种与宇宙共鸣,与世间万物同在的哲思。

“随时势用壮,度隙体能轻”两句,展示了诗人面对生活变化时的积极态度和超然之境。接着,“舞榭凝添恨,歌梁堕趁声”一段,则透露出诗人在某种场合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享受。

最后,“沧浪归有计,行矣濯吾缨”两句,似乎是在暗示一种对未来安排的思考,以及面对生活、面对自我的一种从容与把握。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景、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杰作。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题黄仲文小景四首·其一春日观泉

雨过春山草木稠,悬崖千尺挂飞流。

幽人倚杖遥观处,似在庐山五老游。

(0)

挽蒋鹤田·其二

忆过秋山访隐居,三年怅望信音疏。

共知邻境征徭密,不念斯文老病馀。

易箦恨迟千里驾,成家须护一楼书。

门人蓝涧修文早,不及哀歌共挽车。

(0)

云松云壑会宿翁源别后追赋

三日篮舆到处行,云深只讶野猿惊。

稍寻僧舍侵林影,偶听樵歌出谷声。

野老扫门霜叶满,山童瀹茗石泉清。

诗囊一夜谈无厌,共笑鸡鸣梦不成。

(0)

寄彭穆之

乡闾谁信合并难,数月曾无一日欢。

酿酒祇应谋自醉,题诗未肯借人看。

林间麋鹿全天性,涧底松筠保岁寒。

青眼白头相望在,闭门高兴愧袁安。

(0)

赠欧阳亦雪

欧阳处士有行窝,束担琴书处处过。

肘后药分丹火秘,雪中梅放墨花多。

老来怀抱思倾写,病起筋骸费按摩。

闻与赤松黄石伴,楼居此日意如何。

(0)

题徐士振蜀路看梅卷

綵服曾游锦水滨,见梅如见故乡亲。

当时鼓棹难为别,此日挥毫欲写真。

万里蜀山频入梦,一枝春色远随人。

欧阳翰墨名当代,赠尔寒梢数萼新。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