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丝不是吴蚕吐,未到吴中已成缕。
清肠无茧自能生,穷愁便织连今古。
论兵说剑三十秋,乃知功名难强取。
往往横遭年少轻,好在驱车海边去。
海边郡民迎太守,黍作壶浆牛作脯。
剩持盐豉煮紫莼,卵色碗宽光欲舞。
试寻陆机旧时迹,画舟乌榜穿平浦。
秋草宅荒闻杜鹃,应暂徘徊解腰组。
鬓丝不是吴蚕吐,未到吴中已成缕。
清肠无茧自能生,穷愁便织连今古。
论兵说剑三十秋,乃知功名难强取。
往往横遭年少轻,好在驱车海边去。
海边郡民迎太守,黍作壶浆牛作脯。
剩持盐豉煮紫莼,卵色碗宽光欲舞。
试寻陆机旧时迹,画舟乌榜穿平浦。
秋草宅荒闻杜鹃,应暂徘徊解腰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令狐宪周度支知秀州》,通过对友人令狐宪周即将赴任秀州的送别,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仕途的关切。首句“鬓丝不是吴蚕吐”以巧妙的比喻,形容友人的白发并非因年老而生,而是早年的辛劳所致,暗示了他的经历丰富。接下来的诗句“清肠无茧自能生,穷愁便织连今古”,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内心的坚韧和深沉的忧虑。
诗人感慨友人“论兵说剑三十秋”,说明他长期致力于军事和政治,但明白功名不易轻易获取。接着提到友人在年轻时可能遭遇的挫折,“往往横遭年少轻”,暗含对世态炎凉的感叹。然而,诗人鼓励友人保持乐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好在驱车海边去”,暗示秀州的海景和民风或许能为友人带来新的机遇。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秀州人民的热情欢迎,以及友人将享受的朴素而温馨的生活,如“海边郡民迎太守,黍作壶浆牛作脯”。最后两句“试寻陆机旧时迹,画舟乌榜穿平浦”,借陆机的典故,寄寓友人可以在此地寻得灵感,而“秋草宅荒闻杜鹃,应暂徘徊解腰组”则以杜鹃鸟的哀鸣象征友人暂时放下官务,享受宁静生活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激励,也有对友人新任的祝福,展现了梅尧臣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命运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