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不明,月不明,暗里人来一点钟,苍苔深处行。
来得成,去不成,城上醮楼打五更,花间春雨声。
星不明,月不明,暗里人来一点钟,苍苔深处行。
来得成,去不成,城上醮楼打五更,花间春雨声。
这首诗名为《长相思》,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杨圻。诗中以简洁的词语描绘了一幅夜晚景象:星光和月光都显得不明朗,只有微弱的灯火指示着时间已至深夜一点钟。诗人笔下的人物在青苔覆盖的角落悄然行走,暗示了环境的幽深与神秘。
接下来的两句“来得成,去不成”,表达了某种期待或遗憾的情绪,可能是主人公在等待某个人的到来或者离开,但结果未能如愿。城头的醮楼响起五更的钟声,增添了夜晚的寂静和凄凉感,而花丛中的春雨声则更添一丝哀愁和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渲染,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微妙情绪的捕捉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