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红换得绿团枝,蝴蝶飞来又却疑。
藤架野花无著莫,是人行处有香随。
吹红换得绿团枝,蝴蝶飞来又却疑。
藤架野花无著莫,是人行处有香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夏日郊野风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吹红换得绿团枝”一句,以春去夏来为背景,通过树枝由红转绿的变化,表现出季节更迭带来的新鲜感受。这里的“吹红”指的是春天花瓣随风飘落,而“绿团枝”则是夏日树木繁茂的生动写照。
“蝴蝶飞来又却疑”这句,通过蝴蝶的飞舞表现出生命力与活力。蝴蝶在春天尚未完全消失的花朵间穿梭,仿佛对这些花朵还存有怀念和不舍之情,这种“疑”字所蕴含的情感复杂性,为诗增添了一丝迷茫美。
接下来的“藤架野花无著莫”一句,则描绘了郊外的田园景象。这里的“藤架”是指用藤蔓搭建的小桥或棚架,这些自然形成的结构与野花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恬静、脱俗的氛围。“无著莫”四字,则传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无拘无束、不染尘世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是人行处有香随”一句,以“香”作为媒介,表明诗人在郊外漫步时,无论脚步所至之处,都伴随着花草的芬芳。这不仅描绘了景色,更传达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愉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夏日郊外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心灵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