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六诸葛孔明》
《咏史·其六诸葛孔明》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飞羽凋零又秭归,卯金馀息孔明知。

春秋两字诛千古,不用当年磔操丕。

(0)
翻译
鸟羽凋落又回到了秭归
金属卯金残存的气息孔明深知
注释
飞羽:比喻人的离散或事物的衰败。
秭归:地名,位于中国湖北省,与诗人有关联。
卯金:中国古代五行之一,代表金属,此处可能指诸葛亮熟知的某种金属象征。
馀息:残留的气息,余晖。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春秋:这里泛指历史长河。
诛千古:流传千秋万代的评价或事迹。
磔操:指曹操,古代的一种酷刑。
丕:曹操的儿子曹丕,此处可能暗指历史事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六)诸葛孔明》,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其智谋的赞美。首句“飞羽凋零又秭归”可能暗指诸葛亮的北伐失利,羽毛(箭矢)不再如飞,比喻其军事行动的暂时受挫,而“秭归”则可能象征着诸葛亮的晚年回到故乡。次句“卯金馀息孔明知”中,“卯金”代表金属兵器,这里可能象征诸葛亮的智慧和余威,即使在晚年仍能洞悉时局。“孔明知”三字直接点名了诗的主题人物。

后两句“春秋两字诛千古,不用当年磔操丕”则是高度评价诸葛亮的智慧和策略,"春秋"在这里可能是借代,表示诸葛亮深谙权谋,他的智慧足以影响后世千年。"磔操丕"可能指的是曹操,"磔"是古代的一种酷刑,诗人言下之意是说诸葛亮的智谋使得曹操那样的敌人也显得微不足道,无需提及具体的惩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隐喻和典故,赞扬了诸葛亮的智勇和深远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伟人的深深敬仰。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口号十首·其七

讲座清凉疏钞,禅宗临济评唱。

不论伎俩有无,见了先吃十棒。

(0)

公瑕先生在白下两月许别去得四绝句送之皆实际语也·其二

同是金陵客,君归我不归。

江头一延颈,悔杀是朝衣。

(0)

贻拱辰兄诗之来岁为辛巳秋有传举丈夫子者再得四绝句·其四

人言此石丈,磊块无润色。

我见重再拜,中孕连城璧。

(0)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一

天门无限好,却莫忘人间。

度了众生后,丹元才放闲。

(0)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五

快如久系人,忽遘独角赦。

不作谢临川,矫首白莲社。

(0)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四

阿难纵强记,何如周利盘。

伽陀无一句,调息入泥丸。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