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陪金市诸友登高阳山二首·其一》
《九日陪金市诸友登高阳山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途穷已负菊花期,尚得诸公慰所思。

不遣白衣持酒至,共将乌帽入风吹。

紫萸秋浅浮觞少,黄叶山高策杖迟。

却恨社中人阙一,未将汤饼共追随。

(0)
注释
途穷:行程结束,无路可走。
菊花期:指重阳节赏菊的习俗。
白衣:古时对送酒者的称呼,此处可能象征使者。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人常戴以示庄重。
紫萸:一种秋季植物,古人用于庆祝重阳节。
汤饼:古代的一种面食,类似今天的饺子或面条。
翻译
行程已尽,错过了赏菊的时节,但还能得到朋友们的安慰和思念。
他们没有派人送来美酒,只带着黑色的帽子,任凭风吹过山头。
秋天的紫萸花不多,举杯共饮的兴致不高,山路崎岖,拄杖而行的步伐缓慢。
遗憾的是,聚会中缺少了一个人,未能一起品尝汤饼和分享欢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阮的作品,名为《九日陪金市诸友登高阳山二首(其一)》。诗中描述了在重阳节与朋友登山游玩的情景。

“途穷已负菊花期”,表明已经错过了赏菊的时节,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尚得诸公慰所思”,则是在说尽管如此,但仍然能够得到朋友们的安慰和理解,这里的“诸公”指的是诗人与之同游的朋友们。

“不遣白衣持酒至,共将乌帽入风吹”,描绘了一种自然而随意的情景,朋友们没有特意派人送来酒水,却一同戴着黑色头巾在风中漫步。这两句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伴的悠然自得。

“紫萸秋浅浮觞少”,这里的“紫萸”指的是紫萸草,诗人用它来形容秋天的浅淡色彩,而“浮觞少”则是说杯中的酒很少,用以比喻时间的短暂和珍贵。

“黄叶山高策杖迟”,描述了金色的落叶覆盖的高山,诗人手持长杖慢慢行走的情景,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从容不迫、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

最后两句,“却恨社中人阙一,未将汤饼共追随”,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与社中的朋友共同参与此次登山活动的遗憾。这里的“社”可能是指一种文人聚会,诗人希望能够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享受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登高的景象和心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向往精神自由的心境。

作者介绍

王阮
朝代:宋

(?—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
猜你喜欢

再和三首·其一

不才当退缩,何况国阽危。

犹事毛锥子,欲攀丹桂枝。

人怜无好命,自笑不知时。

且尽一樽酒,高歌展两眉。

(0)

新创太平楼未及落成而去漫留一绝

登临祇待此楼成,要与邦人乐太平。

甫及楼成余已去,匆匆一眺但凝情。

(0)

寄韩子云二首·其一

去岁花时许我来,花前竟阻共衔杯。

如今又是花开也,忍使衰翁独看梅。

(0)

桂堂

长恨年年月窟秋,无人共拍酒船浮。

君家双桂开时节,我欲从君载酒游。

(0)

香丛

缓步绕芳丛,时时鼻观通。

不须薰百和,满院是香风。

(0)

和梁次张谢得酒见寄四首·其一

传得仙家不老方,酿成春色瓮头香。

一樽聊尔资杯酌,争似相携入醉乡。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