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纻辞》
《白纻辞》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升墙甲士腰束刀,楼中美人方倚箫。

江淮流民索船渡,十万金辎在行路。

下不得潜地穴,上不得升天门,一壶良酝千岁恩。

明月有影花有痕,西施台上无黄昏。

(0)
鉴赏

这首《白纻辞》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沧桑与情感深沉的画面。

首句“升墙甲士腰束刀”,以“升墙”和“甲士”形象地展现了古代战争的紧张氛围,士兵们腰间束着刀,准备随时投入战斗。接着,“楼中美人方倚箫”则形成鲜明对比,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场景,美人倚靠在楼阁之上,吹奏着箫笛,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愁的氛围。

“江淮流民索船渡,十万金辎在行路”,这两句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流民们在江淮地区四处奔波,寻找船只渡过河流,而他们背负的“十万金辎”象征着沉重的负担和生活的艰辛。

“下不得潜地穴,上不得升天门”,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底层人民的困境,无论是地下还是天上,他们都无法逃脱现实的束缚,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抗争。

“一壶良酝千岁恩”,这句话中“一壶良酝”比喻珍贵的酒水,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千岁恩”则表达了对长久幸福的向往。然而,在现实面前,这些美好愿望往往难以实现。

“明月有影花有痕,西施台上无黄昏”,最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明月下的影子和花朵上的痕迹,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痕迹;而“西施台上无黄昏”,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即使在传说中的西施台上,也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最终迎来的是无尽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与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蔷薇洞

洞口蔷薇密,石花压云湿。

晓采枝上露,不知鹤飞出。

(0)

紫霞洞主歌五首·其二

云洞窈谽谺,行觅石髓食。

蕤蕤古苔上,有书字不识。

(0)

痔不可车旬日乃造于东园春葩向残夏英欲起慨焉动于老怀再赋绝句十首·其九

花时酒客围花坐,今日红稀客不看。

即使盛衰遵物理,何须反覆似波澜。

(0)

少年行

渔阳突骑幽并儿,弯弓射猎南山陲。

横行未遂为人下,意气凭何结主知。

(0)

夏夜

阁幔沾初霁,云姿淡夕扃。

凉蟾辉远树,昏堑下流萤。

久静通幽理,沉思损性灵。

昔人浑未达,白首著玄经。

(0)

春日寄题崔学士后渠书屋七首·其五

是否龟蒙鸭,将无逸少鹅。

内官聊一戏,道士敢烦过。

自坐莆矶饮,谁攀桂棹歌。

绝弦知不易,白眼向山河。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