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寒偏妒,多因花欲凌。
一自同于雪,方知雪不胜。
莫道寒偏妒,多因花欲凌。
一自同于雪,方知雪不胜。
这首诗以寒与花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自然界的微妙平衡与个体间的相互影响。首句“莫道寒偏妒”,以一种反问的语气,暗示了寒气并非出于嫉妒,而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表现,引人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接着,“多因花欲凌”揭示了寒气之所以出现,往往是因为花朵的盛开,它们在绽放时释放出的能量和生命力,触动了自然界的某些平衡,从而引发了寒气的响应。
“一自同于雪”,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关系,将寒气与雪相提并论,强调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相似性与关联性。雪,作为寒冷的象征,与寒气有着本质上的联系,而诗中通过“同于雪”这一表述,不仅突出了寒气的特性,也暗示了它与雪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内在联系或转化过程。
最后一句“方知雪不胜”,则是在前文铺垫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当寒气与雪相遇时,究竟是谁更难以承受?这句话不仅在字面上提出了对雪的承受能力的疑问,更深层地触及了自然界中力量与平衡的主题,引发读者对于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次意义的思考。通过这种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堂上舅姑嗟老苦,膝下儿啼未能语。
孤鸾何心镜中舞,绿鬓年才二十五。
甘旨供馀勤鞠抚,舅姑欢颜儿饱乳。
誓有一心无二主,本欲同归九原土。
手抛粉黛独纫组,灯照空帏泪如雨。
嫠居守义能自许,触目艰难不忧沮。
夫天寥阔几寒暑,儿有文章辉藻黼。
竹西绮罗炫旁午,翠箔朱帘斗娇妩。
五方杂俗日殊古,贞烈无闻世何补。
斯人秉德天赋与,乃以三从镌肺腑。
春官旌名真盛举,共看光采生门户。
丈夫明理蹈规矩,须眉苍苍本翘楚。
为臣不幸遭险阻,忠国立身当审处。
爵禄才猷轻一羽,大节或亏何足取。
呜呼大节或亏何足取,不及闺中贤妇女。
《广陵杨节妇》【明·陶安】堂上舅姑嗟老苦,膝下儿啼未能语。孤鸾何心镜中舞,绿鬓年才二十五。甘旨供馀勤鞠抚,舅姑欢颜儿饱乳。誓有一心无二主,本欲同归九原土。手抛粉黛独纫组,灯照空帏泪如雨。嫠居守义能自许,触目艰难不忧沮。夫天寥阔几寒暑,儿有文章辉藻黼。竹西绮罗炫旁午,翠箔朱帘斗娇妩。五方杂俗日殊古,贞烈无闻世何补。斯人秉德天赋与,乃以三从镌肺腑。春官旌名真盛举,共看光采生门户。丈夫明理蹈规矩,须眉苍苍本翘楚。为臣不幸遭险阻,忠国立身当审处。爵禄才猷轻一羽,大节或亏何足取。呜呼大节或亏何足取,不及闺中贤妇女。
https://shici.929r.com/shici/hYlaC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