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亨父》
《寄亨父》全文
宋 / 吕南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当年勇慕古人风,坎壈无由到泽宫。

力命不容相斗竞,光阴从此便和同。

身如孟氏兼三乐,家似昌黎厌五穷。

莫为明时颇惆怅,著书亦是济时功。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吕南公对古代君子风范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坎坷、无法实现抱负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身境遇与古人形成对照,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的情绪。

首句“当年勇慕古人风”,诗人回顾往昔,心中充满对古代贤士高尚品德的仰慕之情。接着,“坎壈无由到泽宫”一句,点明了自己虽有向往,却因种种原因未能达到理想中的境界,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力命不容相斗竞,光阴从此便和同。”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他认为自己的力量与命运不允许他与他人争斗,只能接受现状,与时间和平共处。这种态度中既有对现实的妥协,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身如孟氏兼三乐,家似昌黎厌五穷。”这里诗人以孟子和韩愈(字昌黎)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快乐与满足。孟子的“三乐”指的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韩愈则以才华横溢而闻名,此处暗指诗人虽家境贫寒,但精神世界丰富。这反映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最后,“莫为明时颇惆怅,著书亦是济时功。”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因为身处盛世而感到遗憾,写作同样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忘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坚持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吕南公

吕南公
朝代:宋

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贬,以斧名齐。元佑初,(公元1086年)立十科士,曾肇疏称之欲命以官,旋卒。南公著有灌园集二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江上见数渔舟为公卒所窘·其一

钓竿拂晓霜,衣薄芦花絮。

一亩不籍官,也被官差去。

(0)

山水图

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

携筇出矶上,何以地行仙。

(0)

和韵过彭泽怀靖节先生

官船晚泊浔阳郭,把酒长怀靖节贤。

腰折竟辞彭泽米,眉攒宁种远公莲。

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廛。

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

虽云富贵非吾愿,已有清高独尔传。

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

(0)

太常引.党氏园亭红梅次徐子方韵

亭亭清瘦阿谁邻。合占了、百花春。蜂蝶漫成群。

只山烟、淡月最亲。

旧家窗户,精神好在,红簇麝香新。有酒到吾唇。

便拚作、花边醉人。

(0)

风入松.梅花

岁寒心事旧相知。相别去年时。

如今重睹春风面,此年时、消瘦些儿。

天上玉堂何在,人间金鼎频移。风尘不染素罗衣。

脉脉倚柴扉。桃根桃叶争春媚,尽教他、浓抹胭脂。

老我扬州何逊,陇头谁为题诗。

(0)

菩萨蛮.灯夕次韵

当年老子逢佳节。万户华灯连皓月。和气满江城。

喧喧队子行。掩关聊共坐。静对沉香火。

一笑尽君欢。闲心无两般。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