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非吾志,偶堕天一角。
去就亦有期,宁能计今昨?
料理贫居士,守书负西郭。
清心见古初,德宅甘寂寞。
杜门坐春深,绿竹解寒箨。
虽无清时赏,幽意各有托。
千载非长生,松乔未足学。
焉知勾漏令,不厌宦情薄。
山中归去来,朝霞可以酌。
远游非吾志,偶堕天一角。
去就亦有期,宁能计今昨?
料理贫居士,守书负西郭。
清心见古初,德宅甘寂寞。
杜门坐春深,绿竹解寒箨。
虽无清时赏,幽意各有托。
千载非长生,松乔未足学。
焉知勾漏令,不厌宦情薄。
山中归去来,朝霞可以酌。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远游》描绘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向往。首句“远游非吾志”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远游的排斥,暗示他更倾向于宁静的生活。接下来的“偶堕天一角”形象地描述了他偶然间陷入了一个隐逸的境地,暗示着他的生活有所转变。
“去就亦有期,宁能计今昨?”表明他对离开与留下的选择并非毫无计划,而是有着自己的时间安排。诗人自称为“贫居士”,选择守书于西郭,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享受与古代圣贤为伍的寂寥。
“杜门坐春深,绿竹解寒箨”描绘了春天深居简出的生活场景,竹子在春天脱去寒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新生和坚韧。虽然没有世俗的赞赏,但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寄托,享受着隐逸的乐趣。
最后两句“千载非长生,松乔未足学”表达了诗人对追求长生不老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即使像松乔那样的长寿仙人也不足以效仿,更愿意在山林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结尾以“山中归去来,朝霞可以酌”收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以及在朝霞中品酒的闲适画面,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