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渡溪头入翠微,钟声缥缈隔烟霏。
遥知古刹深藏处,夹岸青松尽合围。
远渡溪头入翠微,钟声缥缈隔烟霏。
遥知古刹深藏处,夹岸青松尽合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
首句“远渡溪头入翠微”,以“远渡”二字开篇,暗示了行进的距离与时间,随后“溪头”点明了地点,“入翠微”则描绘出一片葱郁的山林景象,给人一种深入幽静之感。这一句不仅勾勒出了诗人的行踪,也预示着接下来将进入一个更为神秘、清幽的世界。
次句“钟声缥缈隔烟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钟声在空中飘渺回荡,仿佛穿越了雾气与烟霭,显得格外悠远和超脱。这里运用了“缥缈”和“隔烟霏”的意象,既表现了声音的空灵与遥远,又暗示了环境的朦胧与神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后两句“遥知古刹深藏处,夹岸青松尽合围”,将视线从听觉转向视觉,描绘了一座深藏于山林中的古刹。通过“遥知”二字,强调了诗人对古刹位置的了解并非亲眼所见,而是通过钟声与自然景象的联想到达的。接着,“夹岸青松尽合围”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古刹周围环绕的青松,不仅增添了古刹的庄严与神圣感,也体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禅宗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钟声、烟霏、青松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思考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于穆献考,睿哲维则。宅兹郢方,以莅王国。
笃生我后,膺符受历。奕世丕承,下土是式。
滔滔江汉,翼轸之墟。我后龙翔,奄正中区。
诞基骏命,聿绍鸿图。赫赫明明,肇阐徽谟。
帝念孝思,继序不忘。位号既崇,复我天常。
有严新庙,祠礿烝尝。是典是彝,诞告多方。
乃命司空,伐石京师。郁郁我陵,大建厥规。
载经载营,竹花卜釐。立极考度,备物多仪。
帝属其文,经纬七曜。贞观崇封,勒我纯孝。
亿万斯年,汤孙是诏。天人肃肃,卫兹隧道。
三郎爱花兼爱春,春游日日欢心神。
奇葩异草满上苑,承欢无限如花人。
锦云红映沟池水,玉质琼枝笑相倚。
乐事元非为赏心,只藉豪奢媚妃子。
海棠开尽荼醾老,惆怅一番花事了。
收拾残春到牡丹,宵衣数问龙楼晓。
荧荧初日透深丛,一一新妆斗妍巧。
天上分来事有无,洛阳剩得春多少。
咸京不惜惜芳菲,一刻欢悰轻万几。
华清宫里香醒醉,花萼楼前云想衣。
小者如盂大如斗,卫娥越女朝酣酒。
招腰舞态惠风前,掩泣柔情膏雨后。
雨膏风惠颜如沃,绣被纱笼手未触。
半吐频摧羯鼓声,乱翻偏称霓裳曲。
剧爱翻嫌花信迟,娇姿忍见春寒欺。
奇绝故应人未识,丁宁常恐蝶先知。
侵朝欢赏达黄昏,夜半襟襦尚酒痕。
顾景却愁开谢易,浓阴还喜条枚繁。
韩休老死九龄废,花神夺尽苞桑计。
栽培全仗杨国忠,秦虢时时固根蒂。
北风一夜烟尘满,花容狼籍春容减。
明日韶华属禄儿,可惜腥膻污池馆。
有地莫栽无实花,有情莫骋无穷奢。
深红艳紫世安用,岷江蜀道天无涯。
爱花往往倾人国,金莲玉蕊闻宿昔。
草木无情尚祸胎,况复多情更妖色。
邓林乔木千尺强,成都松柏参天长。
大材远地只自爱,肯与琐琐争春光。
孟川方伯今梁栋,楩楠梧槚明堂重。
蹊成桃李终不言,节比筠篁晚弥劲。
平生不著看花眼,岁寒独与江梅共。
调羹佳实在商岩,指日君王有清梦。
《唐明皇赏牡丹图为李孟川题》【明·孙绪】三郎爱花兼爱春,春游日日欢心神。奇葩异草满上苑,承欢无限如花人。锦云红映沟池水,玉质琼枝笑相倚。乐事元非为赏心,只藉豪奢媚妃子。海棠开尽荼醾老,惆怅一番花事了。收拾残春到牡丹,宵衣数问龙楼晓。荧荧初日透深丛,一一新妆斗妍巧。天上分来事有无,洛阳剩得春多少。咸京不惜惜芳菲,一刻欢悰轻万几。华清宫里香醒醉,花萼楼前云想衣。小者如盂大如斗,卫娥越女朝酣酒。招腰舞态惠风前,掩泣柔情膏雨后。雨膏风惠颜如沃,绣被纱笼手未触。半吐频摧羯鼓声,乱翻偏称霓裳曲。剧爱翻嫌花信迟,娇姿忍见春寒欺。奇绝故应人未识,丁宁常恐蝶先知。侵朝欢赏达黄昏,夜半襟襦尚酒痕。顾景却愁开谢易,浓阴还喜条枚繁。韩休老死九龄废,花神夺尽苞桑计。栽培全仗杨国忠,秦虢时时固根蒂。北风一夜烟尘满,花容狼籍春容减。明日韶华属禄儿,可惜腥膻污池馆。有地莫栽无实花,有情莫骋无穷奢。深红艳紫世安用,岷江蜀道天无涯。爱花往往倾人国,金莲玉蕊闻宿昔。草木无情尚祸胎,况复多情更妖色。邓林乔木千尺强,成都松柏参天长。大材远地只自爱,肯与琐琐争春光。孟川方伯今梁栋,楩楠梧槚明堂重。蹊成桃李终不言,节比筠篁晚弥劲。平生不著看花眼,岁寒独与江梅共。调羹佳实在商岩,指日君王有清梦。
https://shici.929r.com/shici/rIbYL.html
五月麦风清,新蝉占高柳。
缓行向南阡,延望亦已久。
露气濡我裳,枯芒森触手。
遗禾资贫窭,岂独利寡妇。
缅思先王时,世道何忠厚。
老死民不流,官长鲜迎走。
终岁庸数朝,方田给十口。
庖厨虽未丰,鸡豚养黄耇。
一自浇伪滋,此言遂成否。
甔石犹不盈,焉知肉与酒。
世降苟如兹,吾于尔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