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元杂感二首·其一》
《上元杂感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促促苦无欢,佳辰亦超忽。

干戈满天地,四野多白骨。

况此横征繇,民力殚已竭。

比闻赋马刍,百万山突兀。

乱馀薪藁贵,取盈在仓卒。

敲扑既不辞,鞭背胡颠蹶。

民之鬻子供,吏乃恣渔没。

里更赋十丁,以为挽船卒。

民穷多惨栗,相对泣雨汩。

愁霖闇上元,万家灯火歇。

破扉闻怨嗟,饥殍无短褐。

何年见小康,举杯诉明月。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上元杂感二首(其一)》,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充满了悲愤与无奈。

首句“促促苦无欢,佳辰亦超忽”,开篇即点出时局动荡,即便是佳节也难以寻得欢乐,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接着,“干戈满天地,四野多白骨”两句,直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遍地尸骨,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痛苦。

“况此横征繇,民力殚已竭”指出战争不仅导致生灵涂炭,还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使得民力耗尽。接下来,“比闻赋马刍,百万山突兀”描述了赋税之重,百姓生活艰难,连山都显得突兀,形象地表现了人民生活的困苦。

“乱馀薪藁贵,取盈在仓卒”写出了战后物资短缺,柴草价格飞涨,人们在仓促间寻找生存资源。而“敲扑既不辞,鞭背胡颠蹶”则揭露了官府的苛政,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忍受严酷的刑罚。

“民之鬻子供,吏乃恣渔没”反映了社会的道德沦丧,官员们不顾人伦,肆意剥削。最后,“里更赋十丁,以为挽船卒”揭示了赋役的繁重,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从事繁重的劳役。

“民穷多惨栗,相对泣雨汩”描绘了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悲苦,他们相互扶持,却只能在雨中哭泣。而“愁霖闇上元,万家灯火歇”则通过上元节的场景反衬出社会的黑暗与冷清。

“破扉闻怨嗟,饥殍无短褐”进一步描绘了社会的混乱与绝望,百姓在饥饿中哀叹,甚至无法找到遮体的衣服。“何年见小康,举杯诉明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他期望能见到一个安宁富足的时代,只能借酒浇愁,对着明月倾诉心声。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战乱时期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悲惨命运,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营中晚坐

辕门坐冷夜悠悠,燐火低飞笑鬼幽。

万里山河悲战角,百年身世负虚舟。

腥膻我抱沦胥痛,冠履谁甘倒置羞。

欲借朱云当日剑,奋来高斩佞臣头。

(0)

途中八绝·其五

云净天空朔气寒,举头何处是长安。

那堪几点孤臣泪,洒向枫林带血看。

(0)

题真州寄园四首·其三

红树山亭自远,落花一卷无尘。

鸡犬不知有汉,鱼鸟自来亲人。

(0)

过戴隐士山庄不遇

为爱戴安道,翛然到竹轩。

寒云流古堞,绿水涨名园。

一阵秋过雁,三声啼断猿。

主人何处去,不敢漫题门。

(0)

鄢陵道中汪瑞桢诸将各率千骑来逆·其一

百战西师未可当,云屯千里动襄阳。

为予引满银鞍酒,饮马鄢陵古道傍。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九十七

花为流韵玉为神,何日郎君向我亲。

骰子拈来低喝采,成双偷占意中人。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