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庭前树,不复分昨今。
花花更新朵,叶叶生旧阴。
月照堂上樽,何由别浅深。
朱颜映潋滟,华发看侵寻。
泠泠七弦琴,寥寥万古心。
一弹再三叹,持此感知音。
风吹庭前树,不复分昨今。
花花更新朵,叶叶生旧阴。
月照堂上樽,何由别浅深。
朱颜映潋滟,华发看侵寻。
泠泠七弦琴,寥寥万古心。
一弹再三叹,持此感知音。
这首诗是沈尹默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的《秋明室杂诗》中的第十二首,描绘了秋天庭院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风吹庭前树,不复分昨今”,以自然之风轻轻吹过庭前的树木,暗示时光流转,不再区分昨日与今日,寓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接下来,“花花更新朵,叶叶生旧阴”描述了花朵不断开放又凋零,树叶新绿转为旧阴,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的无情。月光洒在堂上的酒杯上,“何由别浅深”,诗人借月色深浅感叹人生的深浅难测。
“朱颜映潋滟,华发看侵寻”一句,通过对比青春的红颜与岁月的白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抚琴,“泠泠七弦琴,寥寥万古心”,琴声悠扬,流露出孤独而深远的心境。
最后两句“一弹再三叹,持此感知音”,诗人弹奏琴曲,每一次的叹息都寄托着对知音的渴望,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心境。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知音的深深思考。
神龙本阳精,变化不可测。
有时潜深渊,弄珠明月窟。
小则如毫毛,须臾入金石。
大则驾风云,长空沛霖泽。
势捲江海流,移山走沙砾。
丈夫负奇气,灵瑞本龙质。
穷居乃自修,深栖晦其迹。
达则大有为,安邦拯民厄。
穷达自随时,隐显谁能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