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声曾与金张辈,官署今居何宋间。
起得高斋临静曲,种成奇树学他山。
鸳鸾终日同醒醉,萝薜常时共往还。
贱子今朝独南去,不堪回首望清闲。
家声曾与金张辈,官署今居何宋间。
起得高斋临静曲,种成奇树学他山。
鸳鸾终日同醒醉,萝薜常时共往还。
贱子今朝独南去,不堪回首望清闲。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深情。"家声曾与金张辈"表明诗人与金张辈这两位显赫人物的家族有交往,"官署今居何宋间"则指出现在官府所在之地已非旧日宋朝。此处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
"起得高斋临静曲"中,“高斋”象征着高洁、超脱的居所,“临静曲”则描绘了一种宁静、幽深的环境,诗人在这样的地方获得了心灵的安顿。"种成奇树学他山"表明诗人不仅在精神上追求更高境界,在现实中也致力于栽培和学习,就如同种植奇特之树一般。
"鸳鸾终日同醒醉,萝薜常时共往还"则描绘了与朋友们的欢乐时光。"鸳鸾"是比喻诗人与友人的和谐相处,而"终日同醒醉"表达了一种无忧无虑、醉生梦死的情感生活。"萝薜常时共往还"则强调了彼此之间的频繁交流和深厚情谊。
最后两句"贱子今朝独南去,不堪回首望清闲"表达了诗人在告别之际的心境。"贱子"自谦之词,表示诗人的谦逊态度。"今朝独南去"显示出诗人即将踏上离别之路的孤独感受,而"不堪回首望清闲"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友情、往昔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皇纲昔解纽,举朝噤无言。
二王义不从,仓促东南奔。
十年极穷困,赍志嗟独存。
胶湾不可居,辽海聊栖屯。
滔天乱未艾,孰能正乾坤?
此来傥天意,抱道非难援。
孤忠生众感,气类自相敦。
一朝事机发,群盗何足论。
狂生如夸父,追日愁黄昏。
愿王慎观变,延伫依天阍。
刚父今荼山,诗法有所受。
五言最沈著,意度一何厚。
读之每叹息,风味如中酒。
春归诗社晚,惘惘三月后。
驱车白纸坊,赏此楸株丑。
丁香裁及檐,讵出王朱手。
壁间摩唐石,马厩迫隘湫。
风流一消歇,文字亦何有。
劳生过白驹,危局化苍狗。
且极一日乐,今日可无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