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广致客,鸣吠亦不辞。
士为知己用,何者不可为。
遂谓鸡狗辈,生平尽于斯。
尺蠖与虬龙,屈伸在一时。
丈夫以身许,逃义奚所之。
所以鲁仲连,高蹈东海湄。
孟尝广致客,鸣吠亦不辞。
士为知己用,何者不可为。
遂谓鸡狗辈,生平尽于斯。
尺蠖与虬龙,屈伸在一时。
丈夫以身许,逃义奚所之。
所以鲁仲连,高蹈东海湄。
这首清代张坦的《古意(其一)》描绘了孟尝君广纳宾客,即使是鸡犬也无差别对待,强调士人为知己效力的忠诚。诗人通过鸡狗的比喻,指出人生价值并非仅限于地位高低,而是取决于是否能为知己所用。他进一步借尺蠖和虬龙的变化,表达人的一生中会有起伏,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时机。最后,诗人推崇鲁仲连的高尚情操,选择逃离世俗的束缚,追求自由和道义,隐居东海之滨。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