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昔制鼎,鼎象神奸惧。
尚遗首山金,斯盘几时铸。
天地为炉燃,阴阳为炭聚。
龙伯来鼓燄,海若出倾注。
器成不敢用,真宰愁应诉。
一叱留兹滩,堕波激馀怒。
群石惊起立,诡状自呈露。
罔象远潜遁,神灵每扶护。
从此绝艰虞,舟楫通济渡。
妥帖涛浪息,有若履平路。
而我述胜概,欲去仍返顾。
悠悠章贡江,千古同永固。
黄帝昔制鼎,鼎象神奸惧。
尚遗首山金,斯盘几时铸。
天地为炉燃,阴阳为炭聚。
龙伯来鼓燄,海若出倾注。
器成不敢用,真宰愁应诉。
一叱留兹滩,堕波激馀怒。
群石惊起立,诡状自呈露。
罔象远潜遁,神灵每扶护。
从此绝艰虞,舟楫通济渡。
妥帖涛浪息,有若履平路。
而我述胜概,欲去仍返顾。
悠悠章贡江,千古同永固。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考满舟经十八滩因分各滩名赋诗(其八)铜盘滩》描绘了黄帝时期制作的铜鼎象征着对邪恶的警惕,而铜盘滩的命名似乎与此有关。诗人通过想象天地间的大熔炉和阴阳之火炼制铜盘,暗示了铜盘的来历不凡。然而,由于畏惧神灵的警告,铜盘并未被使用,反而留在滩头,引发了滔天巨浪。
铜盘滩因此得名,石头受惊立起,展现出奇特的形态,仿佛神灵在保护这片水域。从此,航行者得以平安渡过难关,江面平静如履平地。诗人感慨万分,写下这段壮丽的景象,行至此处却又忍不住回首眺望。他以章贡江的永恒坚固,表达了对历史与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和平航行的赞美。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传说的巧妙引用。
黄厓天上生,对面作浪起。
我头不敢仰,诚恐浪压己。
岂知下望深,青天反作底。
山外有山立,山内有山倚。
颇类人衣裳,幅幅有表里。
忽然暴雨来,人天一齐洗。
避登千寻塔,正对一条水。
瀑布从高看,匹练更长矣。
始知开先寺,相离咫尺耳。
只为绝巘遮,纡行十余里。
严霜初陨陡回春,留得冲锋冒镝身。
纶綍乍传浑似梦,亲朋相庆更为人。
敢愁弓剑趋戎幕,已免锒铛礼狱神。
早晚扶归君莫恸,媻姗勃窣亦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