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四》
《再经庐山东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韵赋六首·其四》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问道浔阳郡,诸生候几时。

未穷残日兴,仍拟复来期。

霁景酣春意,红芳间绿枝。

山中春社过,飞燕乱差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庐山东林寺时所见的春日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问道浔阳郡”,诗人似乎在探寻着知识的源泉,或是对历史文化的追忆。接着“诸生候几时”,暗示着这里曾是学者云集之地,充满学术氛围。诗人通过“未穷残日兴,仍拟复来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厚文化积淀的向往和渴望再次探访的心愿。

“霁景酣春意,红芳间绿枝”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画面。雨后的晴空让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红花与绿叶相映成趣,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最后,“山中春社过,飞燕乱差池”则以春社活动和飞舞的燕子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成功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意境。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钦和御制重阳节赐糕酒诗

圣主龙飞抚四夷,万方鼓舞乐清时。

兹维九日颁恩泽,皎皎天章著缉熙。

(0)

题春山晓霁图

群峰排闼势模糊,古木撑烟乍有无。

好似罗湘二三月,东郊山翠拥城隅。

(0)

题慈云海上人泉石轩

我尝驾鹤游蓬山,颠崖绝璧穷跻攀。

濯缨灵泉啖玉髓,振褐瑶石收金丹。

别来倏忽历年岁,泉石膏肓无妙剂。

又从淮海逾钱塘,要看溪山豁胸次。

越中忽遇慈上人,号称云海超常伦。

搆轩数楹傍岩谷,清泉奇石皆天真。

有时挹泉洗禅足,活活泉声漱凉玉。

有时扫石移禅床,线线苔痕皱晴绿。

银蟾夜浴清辉生,上人皎皎禅心凝。

碧云晓出白衣澹,上人冉冉禅身轻。

此泉岂与贪泉比,此石尤非钓石儗。

泠泠不入许由瓢,凿凿难为孙楚齿。

汲来竹底烹龙团,白花浮光六月寒。

琢之松窗陪兔颖,玄圭弄影三峰攒。

庐山一派飞千丈,窅渺谁能日相向。

虎丘一片容千人,萧索何由坐其上。

是知上人居此轩,清泉奇石常在前。

石能云兮泉能雨,上人清号宁虚传。

我将乘风周八极,未许长年坐此看泉石。

愿言沛尔云海之慈波,润及天下均饶益。

(0)

度野狐岭

山头一望一岧峣,四月寒岩雪未消。

使节有光南国重,征裘无暖北风遥。

心知圣寿齐三祝,目极祥云丽九霄。

共荷恩波同覆载,只惭无补圣明朝。

(0)

送修撰杨寿夫致政归乡

蓐收司令大火流,金井凉生梧叶秋。

玉堂词客叹衰老,振袂翩然思退休。

封章晓上五云里,恩命旋颁倍忻喜。

香飘紫殿拜龙颜,日转西清别知己。

顾予同邑又同窗,少小论交情谊长。

一从筮仕列中禁,南北迢迢天一方。

君从泮水歌芹藻,化雨春风起枯槁。

乌纱白发三十春,一榻寒毡?终老。

几回受命司文衡,南宫藩省推公平。

由兹荐剡上天阙,擢任词垣沾宠荣。

先皇龙驭升天后,国史恭修喜承诏。

书成进入蓬莱宫,圣德神功永垂耀。

褒升华秩锡琼筵,更颁兽锦宫袍鲜。

老成效用方自此,如何拂袖翻归田。

今晨酌酒送君去,行色匆匆留不住。

自是平生泉石心,不辞万里关山路。

到家想值秋暮时,篱边黄菊犹芳菲。

亲朋欢会如相问,为说南还今可期。

(0)

送建阳何贰尹景春复任

建溪佳致著南土,文物衣冠近邹鲁。

考亭夫子接洙源,道德辉煌照千古。

哲人一去三百年,流风馀韵今依然。

桑麻蔽野蔼春昼,弦歌比屋声相连。

贤丞自是俊髦士,佐政琴堂勤抚字。

令克同心足有为,女织农耕日无事。

朅来考绩上帝京,铨曹书最扬芳声。

晓辞双阙瞻龙衮,晚唱骊驹伤别情。

南风吹雨洒行路,酌酒都亭话心素。

隐隐征轮日下归,潇潇匹马河桥度。

勖君此去休迟迟,到官正值新秋时。

道傍棠树多翠色,堂下双松森四围。

更从父老询民瘼,抚慰贞淳袪诈恶。

公庭事简讼不闻,犬卧绿茵花满郭。

方今圣主旌循良,屏除贪墨投远方。

好坚清操保终始,他日行看膺显扬。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