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怀中解垢衣,威音王佛汝须知。
已前妙得犹为二,何况今时说是非。
但自怀中解垢衣,威音王佛汝须知。
已前妙得犹为二,何况今时说是非。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證道歌》第五十七首。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一种修行者的内心体验和对佛法的理解。诗人通过“但自怀中解垢衣”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自己洗涤心灵、去除尘垢的过程,暗示着个人在修行中不断净化自我。接下来,“威音王佛汝须知”一句,提到了佛教中的威音王佛,意在强调佛法的重要性,提醒听者要明白这个道理。
“已前妙得犹为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修行有所领悟,但仍觉不圆满,认为还有提升的空间。最后一句“何况今时说是非”,则进一步指出,在当前的修行阶段,分辨是非更是不易,需要更加谨慎和深入理解佛法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佛法追求的执着以及对修行境界不断提升的期待,具有一定的禅修哲学意味。
好风流诗老,双鬓上,雪霜稠。
忆少壮欢娱,呼鹰逐兔,走马飞球。
春风断肠柔唱,拚千金一笑破娇羞。
此日花时意气,当年梦里扬州。客床百尺卧危楼。
往事总悠悠。把湖海人豪,消磨变换,洙泗天游。
应知裂麻司业,为前时、谏舌颇多愁。
今去却堪痛饮,瓮头有酒频篘。
避贤解组,三见太行秋。惭昼锦,犹远胜,敝貂裘。
玩沧洲。
霜水清如玉,穷霄壤,忘物我,恢障塞,无牖户,底绸缪。
自笑平生事业,知今日,颇善为谋。
有静中至乐,何处更天游。已分淹留。醉乡侯。
有江湖客,翰墨友,凌元白,压曹刘。
论文暇,陪杖屦,事觥筹。共藏修。
世态谁能校,轻肮脏,重伊优。
吾有政、锄药圃,治瓜畴。
说与渔夫樵叟,既相好、岂但相犹。
任多言莫及,野渡有孤舟。天地沙鸥。
津亭柳色,正舞翠毵毵,乱侵歌袖。骊驹送酒。
竞东门祖席,宾僚勋旧。白发青衫,愁绝风流去后。
黯回首。但梦绕藩垣,帘影清昼。遗爱曾未久。
闻里役均输,力排豪右。喧传万口。
道调元赞化,是经纶手。鼎铉虚贤,分内功名信有。
事非偶。看金瓯、姓名还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