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茅山道士见寄》
《答茅山道士见寄》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道人自有爱山癖,蜡屐平生几两穿。

七窍冷云秋喷竹,一琴明月夜调弦。

山中紫府茅君宅,肘后丹方许史传。

短褐拟寻黄犊出,长镵斸雪早春前。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萨都剌的《答茅山道士见寄》描绘了一位热爱山林生活的道士形象。首句“道人自有爱山癖”直接表达了他对山林的深深热爱,对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次句“蜡屐平生几两穿”通过磨损的蜡屐,暗示了诗人频繁游历山中的足迹,体现了其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

接下来的“七窍冷云秋喷竹,一琴明月夜调弦”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中清冷而宁静的景象:秋天竹林间仿佛有冷云涌动,夜晚月光下道士抚琴自乐,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

“山中紫府茅君宅,肘后丹方许史传”暗指茅山道士的修行生活和秘传的丹药知识,寓含了对道教文化和神秘传统的敬仰。

最后两句“短褐拟寻黄犊出,长镵斸雪早春前”则表达了诗人期待追随道士的脚步,去山中寻找质朴的生活,甚至在早春未至时就挥锄开垦,展现了诗人向往简朴田园生活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充满了浓厚的隐逸气息。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閒馆书怀

单居寡灌悰,含悽即空馆。

瑶琴久绝御,架上残书乱。

愁绪纷无次,据案漫捉管。

对影怜影只,约带减腰半。

恍恍坐如驰,一夕玄鬓换。

(0)

伤逝·其四

嬿婉倏已捐,室庐亦芜漫。

遗器经手泽,狼籍任漂散。

束素妥冥魂,虚位陈遗玩。

镜台永谢影,蕙草空依幔。

凄凄风动壁,沈沈秋方晏。

盘餐徒在兹,无人来举案。

(0)

咏史·其一

冥冥商岭叟,晔晔紫云芝。

本为留侯出,翻令汉祖知。

羽仪聊可挹,矰缴竟安施。

回首故山寂,功成自此辞。

(0)

官舍十咏·其十

疏钟惊晓梦,底事颇关心。

愁见鸦鸣树,怕闻杵击砧。

临池常冻冷,镊鬓久霜侵。

何日鳌山里,眠云抱膝吟。

(0)

甄邦圣为兄鸣冤世所同义反坐十年神人共愤既而得释天心见矣廿馀年来家道徐徐而起莫非天祐岁丁丑正月邦圣病笃梦一神披发抚圣背曰义士也为兄报仇赐汝一纪之寿觉而渐愈始知玄帝所赐也岂非天哉足以传矣诗以纪之·其七

星临户动楼台炯,雨润兰芳梅杏肥。

假使习池能醉客,不妨山简倒载归。

(0)

甄邦圣为兄鸣冤世所同义反坐十年神人共愤既而得释天心见矣廿馀年来家道徐徐而起莫非天祐岁丁丑正月邦圣病笃梦一神披发抚圣背曰义士也为兄报仇赐汝一纪之寿觉而渐愈始知玄帝所赐也岂非天哉足以传矣诗以纪之·其四

国不同居只自怜,幸逢雾散睹青天。

天心七日应旋复,小往大来不纪年。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