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槛外薄溪鸣,曾入坡仙拄杖声。
天目远连山势曲,路头争说县官清。
林重鸟爱冲烟没,桥毁人看涉水行。
忙里能偷此閒乐,抗尘宁复叹劳生。
奔流槛外薄溪鸣,曾入坡仙拄杖声。
天目远连山势曲,路头争说县官清。
林重鸟爱冲烟没,桥毁人看涉水行。
忙里能偷此閒乐,抗尘宁复叹劳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山村景象和作者在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开篇“奔流槛外薄溪鸣,曾入坡仙拄杖声”两句,通过溪水的流淌声和古代高士(坡仙)手持拐杖的形象,展现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
“天目远连山势曲,路头争说县官清”两句,则通过描写山势蜿蜒和人们在路边议论县官廉洁的情形,表达了对清正官员的赞誉,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林重鸟爱冲烟没,桥毁人看涉水行”两句,通过茂密的树林和鸟儿在烟雾中自由飞翔,以及人们观望着河流上的破桥,体现了自然景物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对比,反映出一种生动的生活场景。
最后,“忙里能偷此閒乐,抗尘宁复叹劳生”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忙碌中寻找片刻闲情的意愿,以及对尘世繁华和人生苦累的感慨。通过“偷閒乐”的动作,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还透露了他对于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深刻思考。
曲水兰亭,陪宴后、又还三日。
最好是,风檐月观,堕红堆碧。
乔木故家今有数,太平人物年几百。
看扶藜、行处乱花飞,神仙宅。天地外,逍遥客。
谈笑里,文章伯。是富贵渊明,洞天彭泽。
老鹤蹁跹摩汉翮,灵龟燕息支床力。
看一时、长傍寿星边,天南极。
学道修心,存神炼性,直要轻举。
补脑还精,流水不腐,户枢终不蠹。
日魂月魄,抟归炉鼎,真气自然流聚。
把心猿缚住,意马追回,迥无尘虑。
定中明有,阳龙阴火,水火透时为度。
八段奇文,千口活法,向上有一路。
吕公高尚,未离人世,有分也须相遇。
约十洲三岛,骖鸾跨鹤,大家同去。
恢皇统,宵旰勤考,正朔亶同规。
留谈经幄,来谏书帷。稽古极文思。
尊耀魄、宝秩神祗。礼从宜。显相协钦祗。
颢气结华滋。西成献瑞,百谷满京坻。化无为。
斯万卜年期。隆昌运,大报同姬成,文武绍重熙。
历朝缺典,自我亲祠,容采炳葳蕤。
嘉能事、秀错多仪。太平时。
清风涵溥惠,浩露浃深慈。群方昭泰,保定宅华夷。
拥灵禧。万叶累鸿基。
仙人未必皆仙去,还在人间人不知。
手把白髦从两鹿,相逢聊问姓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