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兮来自天,云为冠帔星为钿。
九霞袂带霓辎軿,幡幢缭绕笙箫阗。
双成拥后飞琼前,绰约似是瑶池仙。
玉山之南半山主,主人已去有贤姥。
冰霜之操节独苦,精诚动天天应许。
有桃如斗枣如瓜,纷天仙兮以媵女。
九还七返仙家丹,坐令白发回朱颜,贤姥之寿齐南山。
若有人兮来自天,云为冠帔星为钿。
九霞袂带霓辎軿,幡幢缭绕笙箫阗。
双成拥后飞琼前,绰约似是瑶池仙。
玉山之南半山主,主人已去有贤姥。
冰霜之操节独苦,精诚动天天应许。
有桃如斗枣如瓜,纷天仙兮以媵女。
九还七返仙家丹,坐令白发回朱颜,贤姥之寿齐南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飞仙图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华丽的辞藻,将仙人从天而降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中“若有人兮来自天,云为冠帔星为钿”两句,以浪漫的手法展现了仙人的非凡形象,仿佛他们身着云做的衣裳,头戴星辰作为装饰,飘渺而神秘。
接着,“九霞袂带霓辎軿,幡幢缭绕笙箫阗”进一步渲染了仙人的华贵与祥和,他们身披九霞般的衣袖,乘坐着带有霓彩的车马,周围环绕着幡幢和音乐,充满了欢乐与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将仙人的超凡脱俗展现得淋漓尽致。
“双成拥后飞琼前,绰约似是瑶池仙”则描绘了仙人们在画面中的排列顺序,双成在后,飞琼在前,她们轻盈的姿态仿佛瑶池中的仙子,给人一种飘逸脱俗的感觉。
“玉山之南半山主,主人已去有贤姥”转而描述了仙人所居之地的环境,以及仙人离开后的景象,玉山之南,半山之主,虽主人已去,但留下了一位贤明的老妇人,这既增添了故事的深度,也体现了仙界与人间的微妙联系。
“冰霜之操节独苦,精诚动天天应许”表达了仙人高尚的品德和对天地的虔诚信仰,他们的坚持和真诚感动了上天,得到了应许,这种精神境界令人敬佩。
最后,“有桃如斗枣如瓜,纷天仙兮以媵女”描绘了仙人生活的富足与美好,他们拥有硕大的果实,如同天上的仙子般,以这些果实作为陪嫁,象征着仙界的繁荣与幸福。
“九还七返仙家丹,坐令白发回朱颜,贤姥之寿齐南山”总结了仙人修炼的成果,通过服用仙丹,不仅使白发变回黑发,也让贤姥的寿命与南山相等,体现了长生不老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寿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仙人世界的神秘与美好,以及对高尚品德和永恒生命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哲理性的佳作。
雨过炎蒸,霉消暑逼,安排葛帔蕉裳。
幸室邻荷院,静极生凉。
多少阑干倚遍,情脉脉、倦引藤床。
凄清况、灯昏古壁,月转虚廊。荒唐。
上清迢递,偏许我尘踪,寄托云房。
剩影形相赠,色相全忘。
待把关头打破,何时熟、枕畔黄粱。
空萦想,三生幻梦,一瓣心香。
恼人细柳新蒲,三年已扫金台迹。
繁台尘土,钓台烟雨,崧台风日。
淹冉年华,禁他揉弄,这般狼籍。
算上林龙舸,掣标来□,天笑处,谁簪笔。
一片牂牁风急。便归梦、怎教归得。
清尊空满,朱颜难驻,浮名何益。
多少当年,玉符彩缕,目胎心掷。
正画船回处,金波十顷,一声山笛。
蓟北多浮云,云中下双鹜。
愿言问双鹜,我征胡不复。
苜蓿青如何,蘼芜几度绿。
昨暮尺书至,将军出上谷。
生还未云期,归计焉能卜。
顾此盈尊酒,举觞当谁属。
有时梦君还,仓皇理膏沐。
梦回明月光,依然照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