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马久不至,骅骝应见稀。
乍疑烟燧起,忽逐电光飞。
鸣为胡笳动,骄缘塞草肥。
胭脂山下过,血汗点征衣。
宛马久不至,骅骝应见稀。
乍疑烟燧起,忽逐电光飞。
鸣为胡笳动,骄缘塞草肥。
胭脂山下过,血汗点征衣。
这首明代诗人王禹声的《紫骝马分得飞字》描绘了一匹骏马的形象,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马的神韵与速度。"宛马久不至,骅骝应见稀"表达了对罕见良驹的期待和赞美,暗示了紫骝马的独特性。
"乍疑烟燧起,忽逐电光飞"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马的速度形容为烟尘乍起和闪电疾驰,形象地刻画出马奔跑时的迅捷与震撼。"鸣为胡笳动"则通过马的嘶鸣声联想到了边塞的胡笳,增添了战马的边塞风情。
"骄缘塞草肥"进一步描绘了马在广阔草原上自由驰骋的场景,"骄"字既写出了马的傲气,也体现了骑者的自豪。最后两句"胭脂山下过,血汗点征衣"以马经过胭脂山时留下的血汗斑驳,象征着长途跋涉的艰辛,以及主人与马共同经历的战斗与忠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马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紫骝马的英勇与主人的情感交融,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