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欲殊方走画熊,旌旗长在瘴氛中。
山松带雾闲藏雨,海蜃吹涛怒斗风。
烟火无家多作耗,鱼盐有户未应穷。
可怜万里天王地,何为羁人感断蓬!
问欲殊方走画熊,旌旗长在瘴氛中。
山松带雾闲藏雨,海蜃吹涛怒斗风。
烟火无家多作耗,鱼盐有户未应穷。
可怜万里天王地,何为羁人感断蓬!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海丰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问欲殊方走画熊,旌旗长在瘴氛中”,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幅边远地区特有的景象。"殊方"指异乡,"画熊"可能是指某种标志或图腾,这里借指边疆之地。"瘴氛"则是南方湿热气候下特有的病气,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恶劣。"旌旗长在"则暗示着边防的紧张与持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军旗依然飘扬,象征着国家的威严与守护。
颔联“山松带雾闲藏雨,海蜃吹涛怒斗风”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从陆地转向海洋。"山松带雾"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闲藏雨"则暗示了云雾时而遮蔽,时而释放雨水的状态,既有宁静之美,也暗含着自然界的动态变化。"海蜃吹涛"则展现了海面上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怒斗风"则赋予了风以生命力,仿佛它与海浪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对抗。这两句通过对比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力量。
颈联“烟火无家多作耗,鱼盐有户未应穷”转而关注社会生活。"烟火无家"可能指的是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生活艰辛。"多作耗"则暗示了这些人在寻找栖身之所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消耗。相比之下,“鱼盐有户”则描绘了沿海居民的生活状态,他们依靠渔业和盐业谋生,虽然相对稳定,但“未应穷”也透露出生活的不易和不确定性。
尾联“可怜万里天王地,何为羁人感断蓬!”表达了诗人对边疆人民命运的深切同情。"万里天王地"既指广阔的土地,也暗含对国家领土的自豪,同时也隐含了边疆地区的遥远与艰苦。"羁人感断蓬"则比喻那些像随风飘荡的断蓬一样,四处流浪、无依无靠的人们,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命运的感慨和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边疆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
五老山人白锦袍,十年不出卧江皋。
春前早喜传佳句,座上何因倒浊醪。
落魄由来知传癖,凭凌犹自想诗豪。
杜陵抱病犹耽饮,庾信还乡且赋骚。
欲叩柴门看野竹,直愁寒雨乱庭蒿。
江通值夏波澜阔,山入芗城紫翠高。
作客共怜双鬓改,怀人谩使寸心劳。
凭谁寄语溪南树,准拟秋来系小舠。
来时苦大难,寒雨飞瀼瀼。
今者复何日,秋原称叶黄。
遵路行以悲,飘风吹我裳。
流目心自喻,剧结车轮肠。
人生苦经历,精爽定往还。
踟蹰行俟之,轻烟霭容颜。
飞鸟过我前,流泉鸣其閒。
欲语不得接,浮云云何攀。
迢迢荒原路,曲曲粤楚甸。
匪羊亦匪牛,穷日历郊箐。
蘖苦梅复酸,宛转遂所绻。
凛矣秋霜心,哀哉白日变。
天门开,光煜爚。流紫坛,辉日壑。仰帝阍,横斗杓。
珠熉黄,相璀错。皇驷骞腾,格泽回薄。
历次十二,毕会其络。拂钩陈,九斿翻。
游极下,辟端门。圆灵跃乎金穴,羲曜起于天根。
火齐为阶玉砌垣,中有银潢贯其藩。
乘云骈,驾鸾輗,裔裔詄詄往若疑。
神光滮蔚胪所知,如历中垣即灵威。
金薄华虫擢钤緌,丹书绿字天语奇。
用褒姬德锡乾仪,聿抚九有万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