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烟波学钓徒,秋风举网得鲜鲈。
几时说与吾乡味,为写坡仙赤壁图。
短棹烟波学钓徒,秋风举网得鲜鲈。
几时说与吾乡味,为写坡仙赤壁图。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黄州画史王炳文自号临皋渔隐》描绘了一幅渔夫生活的画面。首句“短棹烟波学钓徒”,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以简陋的短桨在烟波浩渺中学习钓鱼,仿佛效仿古代隐士的生活方式。次句“秋风举网得鲜鲈”,通过秋风拂面和捕获新鲜鲈鱼的细节,展现了渔人收获的喜悦,也暗含着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几时说与吾乡味,为写坡仙赤壁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食的怀念以及对好友王炳文才华的赞赏。他期待有机会将这渔夫生活的情景,转化为如苏东坡笔下的赤壁壮丽画卷,既是对朋友艺术才能的期许,也是对渔隐生活的诗意回味。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渔人生活的水墨画,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渔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苹洲小棹,约兜娘相共。岂意钱塘片帆送。
逢故人江上,一路看山,宁料我过了恶泼灵洞。
东瓯城下泊,孤屿中流,明月秋潮夜来涌。
此际最消凝,苦忆西楼,想帘底玉钩亲控。
舍旧枕珊瑚更谁知,有泪雨烘干,万千愁梦。
平生懒散,不识闲烦恼。
蜗舍但容身,更谁问、瑶台琼岛。
比邻纵有,三两野人家,忘取舍,绝将迎,门外何曾到。
烟霞痼疾,妙药难除疗。
只管放心闲,未肯把、灵源胶扰。
住行坐卧,此外别无能,真个事,乐逍遥,便是前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