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是文人命太穷,若论因果报宜隆。
生前亲友衔恩遍,死后公卿太息同。
远别妻孥成永诀,乱投医药到临终。
可怜小子游梁日,尚在春风煦拂中。
直是文人命太穷,若论因果报宜隆。
生前亲友衔恩遍,死后公卿太息同。
远别妻孥成永诀,乱投医药到临终。
可怜小子游梁日,尚在春风煦拂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徐挹泉的侍御师命运的坎坷与悲凉。诗人张洵佳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徐挹泉一生遭遇的同情与感慨。
首句“直是文人命太穷”,点明了徐挹泉作为文人的身份,暗示其命运多舛,生活困顿。接着,“若论因果报宜隆”一句,似乎在探讨命运与因果的关系,暗含着对徐挹泉命运不公的质疑与思考。
“生前亲友衔恩遍,死后公卿太息同。”这两句描述了徐挹泉生前虽受亲友之恩,但死后却无人哀悼,反映出社会的冷漠与世态炎凉。
“远别妻孥成永诀,乱投医药到临终。”这两句直接揭示了徐挹泉生命的最后阶段,与亲人离别,疾病缠身,无人照料,直至生命终结,充满了凄凉与无奈。
“可怜小子游梁日,尚在春风煦拂中。”最后一句通过对比,将徐挹泉年轻时的快乐时光与晚年凄惨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同情和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徐挹泉一生遭遇的描绘,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文人的命运悲剧,以及对人性、命运、社会公正的深刻反思。
端居惜春晚,庭树绿已深。
重门掩昼静,高馆正阴沈。
披衣步前除,悟物怀贞心。
澹泊方自适,好鸟鸣高林。
秋风淅沥鸣清商,秋草未死啼寒螀。
幽人幽人起晤叹,仰视河汉天中央。
河汉西流去不息,人生辛苦何终极。
苍山万叠云气深,去鍊形魂生羽翼。
好事高人重海棠,两株分植舫斋旁。
恰当燕子来时放,更向禅房深处芳。
道眼想应怜不俗,痴人何苦恨无香。
梅溪野叟曾经眼,欲觅一根栽草堂。
携手丹梯语话长,不知身到碧云乡。
行人相见如相识,赠得岩花十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