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载江湖甫召还,深言应又忤天颜。
九重不见饥民色,只看先生两鬓间。
八载江湖甫召还,深言应又忤天颜。
九重不见饥民色,只看先生两鬓间。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卫泾所作,名为《别吴荆溪(其一)》。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对朋友深厚友谊的诗篇。
"八载江湖甫召还,深言应又忤天颜。"
这里“八载”指的是八年,从时间上来说,是一个不短的期间。“江湖”象征着远方或是自由自在的地方,“甫召还”则意味着诗人在外漂泊多年,终于接到了回归故乡的命令。而“深言应又忤天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他可能因为某些深刻的话语而触怒了上层人物,这种情况下他的回归并非完全出于自愿,而是不得不的选择。
"九重不见饥民色,只看先生两鬓间。"
“九重”通常指代皇帝或朝廷,这里强调的是朝廷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饥民色”则形象地描绘了人民的艰难处境。而“只看先生两鬓间”则是诗人表达他关注的焦点。在这充满政治隐患和生民疾苦的背景下,诗人却将目光锁定在朋友身上,通过对比的手法凸显了诗人的情感所系和他的价值观念。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离别之情,更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以及诗人对友谊的珍视。通过这短短几句,卫泾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笔触,将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深意的文学画卷。
我生无它营,半世随宦牒。
谗波方稽天,忧与愁相接。
中间稍自觉,万事付马曹。
告归幸见听,泊与淡相遭。
日晏突无烟,垢面有爪痕。
读书则未置,可笑习气存。
造物哀其穷,畀之大耳儿。
儿亦好古学,乃不售有司。
谓当鸢瑟缩,乃如鹤昂藏。
父子共薄饭,忍饥讲虞唐。
丰凶有常数,藨蓘当自力。
古言不吾欺,岁晚于汝食。
池废新亭亦已无,遗碑半灭卧春芜。
文章绮靡虽非古,今代词人不办渠。
昔闻若耶村,意象乃物外。
皤然阡陌间,来往几鲐背。
无论百岁翁,甲子数至再。
我来亲见之,殊未辍耕耒。
曩事一一言,多闻杂谆诲。
回头指丁壮,此是曾玄辈。
有翁又过我,家有孙五代。
指呼取斗酒,山果杂细碎。
顾我使云年,惭缩不能对。
恭惟大父行,不觉投杖拜。
养生惟一啬,此在吾术内。
翁能信践之,成就乃尔大。
我今才耄及,耳目已愦愦。
长庚虽馀辉,敢与明月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