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龙角山福志院》
《游龙角山福志院》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招提未到只闻名,乘兴来游意最真。

出郭都无三十里,同行恰有两三人。

入门竹径能明眼,随处禅房可著身。

莫怪山僧拙言语,十年已不踏红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lóngjiǎoshānzhìyuàn
sòng / liúqiān

zhāowèidàozhīwénmíngchéngxīngláiyóuzuìzhēn

chūguōdōusānshítóngxíngqiàyǒuliǎngsānrén

ménzhújìngnéngmíngyǎnsuíchùchánfángzheshēn

guàishānsēngzhuōyánshíniánhóngché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到访龙角山福志院的景象和心境。诗人没有被外界的名声所束缚,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情感真实地来到了这里。从“出郭都无三十里”可见,福志院位于郊外不远的地方,但同行的人却很少,这种清净的环境和人数上的稀少,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宁静而专注的心灵空间。

“入门竹径能明眼”,这里用到了对比手法。竹径通常给人以幽暗之感,而这里却说能够“明眼”,表达了诗人在这片清净环境中心灵的澄明和视野的开阔。紧接着,“随处禅房可著身”则进一步描绘出一个个散布在山中的禅房,让人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冥想,寻求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莫怪山僧拙言语,十年已不踏红尘”,诗人对山中僧人的生活表示理解。这里的“拙言语”指的是山僧们朴实无华的话语,不善于世俗的交流。而“十年已不踏红尘”则表明这些僧人已经长时间离开了尘世,专注于他们的修行之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禅房环境的描写,以及对山中僧人的生活态度的理解,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宁静与内在修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二十七芳渚临流

孤亭据悬岸,座俯水晶宫。

曦影错金碧,春流泛紫红。

塞情閒入古,川气冷随风。

来者为谁氏,维诗味不穷。

(0)

拟古诗二十首·其十七拟凛凛岁云莫

元冥司朔令,节宴月穷纪。

木叶落归根,河水冻连底。

青女剪碎琼,散作冰花蕊。

不乐复何为,太康戒无已。

既命兔园宴,亦念东郭履。

宵长致良佳,帐冷梅花纸。

宿昔同衾人,长眠呼不起。

是非翩来迟,入梦辄欢喜。

三年梦不来,沉痛嗟何以。

(0)

和姚复庄燮《赠别黄大使四章即题其百药山房诗卷》原韵·其三

我兄善择友,半多嵇阮交。

见子所为文,久思结同袍。

今直泛鸳水,居然叩蓬蒿。

精采固奕奕,词源更滔滔。

款留宿南园,对垒诗城高。

閒骑出挑战,苦无赫连刀。

缓兵得奇计,一醉方陶陶。

(0)

题沈周写生二十四种·其四山?

梅白杏花红,开齐色与同。

标奇凌朔雪,耐久见东风。

体物轻描外,传神静对中。

曼陀罗佛树,空色色空空。

(0)

即事

著雨落英芳草贴,菲菲点点自成文。

不如流水归乌有,白雪行空衬绿云。

(0)

登云罩寺定光塔作歌

云山有神助,会者得其宗。

团团玛瑙盘,中有一朵青芙蓉,无量寿佛卐字胸。

坐莲花须者其寿,尽与无量寿佛同。

今日登临亦如是,稍涉言象究竟未离。

凡夫踪歌毕,天风吹我马。

隐有山灵谓我者,何必更与六和报恩较高下。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