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似琅玕小,地将秦望雄。
越王歌舞处,长作梵王宫。
山似琅玕小,地将秦望雄。
越王歌舞处,长作梵王宫。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韵味。首句“山似琅玕小”,以小巧的琅玕(一种翠绿的竹子)比喻山峰,既展现了山的秀美,又暗示其小巧玲珑,别具一格。接着,“地将秦望雄”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这片土地的雄伟,与秦望山相提并论,凸显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自然景观的壮观。
“越王歌舞处,长作梵王宫。”这一联则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越王曾经在此地歌舞享乐,而如今,这里却成为了梵王的宫殿,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这不仅反映了自然景观的永恒与人类活动的短暂,也蕴含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飞来峰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文化的融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思,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宛陵佳客称瑰奇,早挟飞仙南海湄。
珠江穗石恣游览,下笔青天云雾披。
宝安狂生喜倾盖,邂逅相逢即相爱。
交欢宁复数平原,意气相将驱北海。
别来踪迹几经年,翘首东西路四千。
敬亭苍苍宛在目,相思两地隔风烟。
只今我作新安吏,宦邸过逢欢莫比。
高斋三月坐春风,门下横经愧豚子。
序入新秋爽气多,檐前佳色来松萝。
与君共作登高兴,白岳峰头闻浩歌。
白岳山中足幽趣,云窝每有仙人住。
餐霞跨鹤任逍遥,杖舄自来还自去。
人生富贵浮云尔,何用营营恋青紫。
栖霞一榻尽幽閒,与君且讲参同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