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曾见省南东,寓远翛翛倚碧空。
岂谓微垣施巧匠,亦移蓬岛入新丰。
双凫晓浥花间露,独鹤时鸣竹外风。
最是仙郎无一事,洗心高坐玉壶中。
小山曾见省南东,寓远翛翛倚碧空。
岂谓微垣施巧匠,亦移蓬岛入新丰。
双凫晓浥花间露,独鹤时鸣竹外风。
最是仙郎无一事,洗心高坐玉壶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小山曾见省南东,寓远翛翛倚碧空”,以小山为引子,描绘了远处山峦在碧空中悠然自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岂谓微垣施巧匠,亦移蓬岛入新丰”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远处的山峦比作精心设计的小垣,又将其比作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暗示了此处的景致如同仙境一般,充满了神秘与美好。
“双凫晓浥花间露,独鹤时鸣竹外风”描绘了清晨时分,两只野鸭在花间轻盈地掠过,沾湿了露水;一只孤鹤在竹林之外,不时发出清脆的鸣叫,这样的场景既生动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最后,“最是仙郎无一事,洗心高坐玉壶中”一句,以“仙郎”自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仿佛置身于清澈透明的玉壶之中,远离尘世的烦恼,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境界。
青山群若好,此山何清特。
如见孙登辈,高耸不可及。
山神亦喜我,轻风鸣马勒。
马上欲高哦,才窘开口涩。
城墉半夜深,楼阙中天辟。
六曲屏风张,五两布帆屹。
莲柄生旱陆,松角自空植。
偏将司斥候,中军罗矛戟。
道冠不著簪,女鬟未劳栉。
碧衣翼而趋,青童拱以立。
风雨若可摇,日月去无迹。
出此摹写语,敢谓得百一。
亦欲纵笔书,南山诗见嫉。
许州秀才周若蒙,星官占罢泪无从。
欧阳公死不过夏,天上文星已告凶。
常秩王回暨姚辟,排斥先儒不少容。
回第曰向窃笑之,问学文章众所同。
识此二事王氏孙,酸枣先生称祖翁。
先生易老净肇乐,晚奏象系明光中。
清净之化浃百年,寡欲爱民自祖宗。
潜仁蓄德流必远,譬如乔岳生寒松。
天之生材弗浪与,不世其美安得雄。
君之积学万石簴,笔力仍关千石钟。
遑遑欲谈谁听此,秋江好渡多柔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