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钩五十犗,始具任公钓。
揭竿趣灌渎,与尔不同调。
先生本西蜀,侠气见英妙。
哀怜世间儿,细黠似黄鹞。
侍童双擢玉,鬓发光可照。
骏马锦障泥,相随穷海峤。
平生携手好,十七登廊庙。
小生相吏耶,徒枉尺书召。
暮年更折节,学佛得心要。
鬻马放阿樊,幅巾对沉燎。
泠泠屋外泉,兀兀原头烧。
欲知山中乐,万古同一笑。
一钩五十犗,始具任公钓。
揭竿趣灌渎,与尔不同调。
先生本西蜀,侠气见英妙。
哀怜世间儿,细黠似黄鹞。
侍童双擢玉,鬓发光可照。
骏马锦障泥,相随穷海峤。
平生携手好,十七登廊庙。
小生相吏耶,徒枉尺书召。
暮年更折节,学佛得心要。
鬻马放阿樊,幅巾对沉燎。
泠泠屋外泉,兀兀原头烧。
欲知山中乐,万古同一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所作的《寄陈季常》,以寄赠好友陈季常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独特见解和对其生活方式的赞赏。首句“一钩五十犗”,形象地描绘了陈季常钓鱼的场景,暗示他高雅的志趣。接下来的诗句赞美陈季常的侠义精神和不拘世俗的个性,将他比作来自西蜀的豪杰。
诗人感叹陈季常对世事的悲悯,以及他的聪明机敏,侍童的形容和骏马的描述,都展现出他的豪富生活和游历四方的志向。诗人回忆两人年轻时的友情,惋惜自己未能如愿与之共事,而陈季常晚年却转向佛教,生活简朴,屋外泉水泠泠,原头篝火兀兀,显示出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欲知山中乐,万古同一笑”收束,表达出对陈季常在山林中找到真正快乐的理解和共鸣,认为这种超脱世俗的快乐是永恒不变的。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秦观对友人独特人格的欣赏和对其生活方式的深深理解。
三春不见王子猷,隔林黄鸟声相求。
停云怅望心悠悠,讵期千里会燕州。
樽前罗绮多名讴,晚来新月低帘钩。
白榆花发银河秋,灵鹊架桥天女游。
鸾舆拂曙终难留,归时锦机鸣不休。
千丝万丝萦别愁,盈盈一水长西流。
离合定期惟女牛,人生相忆恒阻脩。
五马明朝易水头,我亦驱车还故丘。
年年今夕怀朋俦,坐转玉衡空倚楼。
城风汉时县,乃在兖西南。
曾考昔为令,期年化方覃。
性本爱潇散,候望苦不堪。
飞雪渍乌帽,弃掷欲投簪。
竟以末疾返,不及一考淹。
时当孝皇日,仁治正渐涵。
我来登济城,落日已半含。
西望适相仍,伫立独悲喑。
要经几累世,沦废良可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