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人静,梅枝香细月华明。博山一缕云蒸。
好个臞仙风骨,诗思苦凭陵。
有间书遮眼,敧枕松声。素无宦情。较得失、一毫轻。
自叹高歌白雪,寡和谁听。
潇然巾卷,见芝宇、光浮寿颊生。春酒绿、何碍频倾。
小窗人静,梅枝香细月华明。博山一缕云蒸。
好个臞仙风骨,诗思苦凭陵。
有间书遮眼,敧枕松声。素无宦情。较得失、一毫轻。
自叹高歌白雪,寡和谁听。
潇然巾卷,见芝宇、光浮寿颊生。春酒绿、何碍频倾。
这首元代王恽的《望月婆罗门引》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雅的画面。"小窗人静,梅枝香细月华明",诗人通过小窗、静夜、梅花的香气和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博山一缕云蒸",博山炉中烟雾缭绕,增添了诗意的朦胧感。
接着,诗人以"臞仙风骨"赞美了主人公的超凡脱俗,他的诗才横溢,思绪如云,"诗思苦凭陵",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创作热情。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沉浸于书卷之中,倾听窗外松声,表明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素无宦情",诗人表示自己没有做官的心思,对于得失之事看得很淡,"较得失、一毫轻",体现了他的豁达与超脱。在这样的心境下,他独自高歌《白雪》,却感叹无人能共鸣,"寡和谁听",流露出一丝孤独与寂寥。
然而,他并不因此沮丧,反而悠然自得,"潇然巾卷",卷起书巾,看到自己的面庞因长寿而泛着红润,"光浮寿颊生",展现出内心的满足与宁静。最后,他畅饮春酒,"春酒绿、何碍频倾",享受生活的乐趣,无拘无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元代文人的闲适生活态度和超脱的品格。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渐看低竹翩翻。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