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烟销不复言,此身何幸得生存。
辞家直欲超三界,焚草无由到九阍。
云外飞鸿离竭泽,水边鸰鸟喜依原。
曹溪咫尺门前路,一上雷峰溯洞源。
万事烟销不复言,此身何幸得生存。
辞家直欲超三界,焚草无由到九阍。
云外飞鸿离竭泽,水边鸰鸟喜依原。
曹溪咫尺门前路,一上雷峰溯洞源。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今荎所作的《祝发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佛法的深切追求。
首句“万事烟销不复言”,诗人以“烟销”比喻世事如烟,转瞬即逝,不再多言,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接着“此身何幸得生存”,在这样的世态炎凉中,诗人庆幸自己还能存活,充满了对生命的珍惜与感恩。
“辞家直欲超三界,焚草无由到九阍”两句,诗人表达了超越世俗的决心和对佛法的向往。他想脱离尘世的束缚,直达精神的彼岸,但又无奈于现实的阻隔,无法直接到达佛法的最高境界。
“云外飞鸿离竭泽,水边鸰鸟喜依原”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飞鸿远离干涸的湖泊,鸰鸟在水边栖息,象征着诗人内心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
最后,“曹溪咫尺门前路,一上雷峰溯洞源”点明了诗人对佛法的追求之路。曹溪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雷峰则是佛教圣地之一,诗人认为通往佛法的道路就在眼前,只要勇往直前,就能追溯到佛法的源头。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也表达了其对佛法的虔诚追求,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超脱与智慧。
扶风且住。听予言语。决定相随去。些儿少虑。
对公先诉。遇逢艰阻。饥寒雨露。有恓惶处。
眉头莫要聚。长生好事,只今堪做。何必候时数。
青巾戴取。更衣麻布。得离凡宇。入云霞路。
功昭行著。真师自肯度。
六郡雄藩,会稽旁带,雨浙风烟如昔。
碧草莫伤春浦,冠盖东南,几多行客。
正新亭父老,望云霓、苦思休息。
道朝家、雨露同春,问甚江南江北。
贺监归舟逸兴,何似双旌,尽慰元郎行色。
镜水绿通朱阁,威畅恩宣,海波春寂。笑东山老去。
此心初、非□泉石。
约海楼、翡翠同游,醉里山阴陈迹。
宫树春空,御屏香冷,谁遗金碗人间。
爱一枝紫玉,双凤声蟠。
秋月春花客思,把幽情、都付伊传。
惊吹处,籁翻天吹。鹤怨空山。
风流贵家公子,记梦里琼楼,稳跨苍鸾。
恍露凝银浦,霜裂琅玕。
不见云间弄玉,余音散、赤壁江寒。
秦台晚,碧云零乱瑶天。
云水闲情,松筠雅操,根穷入道真诀。
扫雾驱烟,磨炼志如铁。
慨然不改箪瓢乐,廓愚谷,聪明养素拙。
放胸襟,取兴狂吟,右笔楮面挥彻。
虎龙发怒,盘旋万丈,艳喷词翰,摛锦清绝。
静里功夫,神用至灵泄。如如性月。
光全露,表耀古明今圆若缺。
混希夷一气,纵横八表,真体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