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华渐杪,又还是春也,难禁愁寂。
欲探疏梅,独自个、寻访山村水驿。
路转溪斜,竹低墙短,应是瑶姬宅。
玉蕤不动,月轮寒浸国色。
回首故国风光,只因清好,重作江南客。
堪笑广平,争解我、羁旅芳心脉脉。
不借铅华,枝头雪霁,愈见香肌白。
高楼且住,恁渠一弄羌笛。
岁华渐杪,又还是春也,难禁愁寂。
欲探疏梅,独自个、寻访山村水驿。
路转溪斜,竹低墙短,应是瑶姬宅。
玉蕤不动,月轮寒浸国色。
回首故国风光,只因清好,重作江南客。
堪笑广平,争解我、羁旅芳心脉脉。
不借铅华,枝头雪霁,愈见香肌白。
高楼且住,恁渠一弄羌笛。
这首诗是由唐末宋初的无名氏所创作,题目为《念奴娇》。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于故国风光的怀念之情,以及羁旅中难以抑制的情感波动。
首句“岁华渐杪,又还是春也”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带来的无常感受。接着,“难禁愁寂”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孤独。随后,“欲探疏梅,独自个、寻访山村水驿”中的“疏梅”往往象征着幽独和高洁,诗人想要去探寻这份清高脱俗的情感,但又是独自一人在寻找,这种情景增添了一丝哀愁。
“路转溪斜,竹低墙短,应是瑶姬宅”中的“瑶姬”可能指的是仙女或美丽的女子,“瑶姬宅”则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之地的向往。
“玉蕤不动,月轮寒浸国色”中的“玉蕤”形容夜晚静谧的氛围,“月轮寒浸国色”则是对月亮下照射的景象的描绘,这里“国色”指的是天空和大地在月光下的颜色,既有冷清之感,也蕴含了诗人对于国家、故土的深切情感。
“回首故国风光,只因清好,重作江南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美丽风光的怀念,以及想要再次成为流浪在江南的旅者。这不仅是对景色的眷恋,也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堪笑广平,争解我、羁旅芳心脉脉”中的“广平”可能是一个地名,“争解我”则表达了诗人想要理解和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这里的“羁旅芳心脉脉”强调了诗人作为旅者时,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不借铅华,枝头雪霁,愈见香肌白”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不借铅华”可能意味着不用过多的修饰,而是直接欣赏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这里“枝头雪霁”形容的是树枝上的积雪,既有洁净之感,也让人联想到诗人的心灵纯洁无暇。
最后,“高楼且住,恁渠一弄羌笛”则表现了诗人暂时停留在高楼的意愿,并通过吹奏羌笛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里“恁渠”是一种古代乐器,即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闲适与自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