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花和人坐到暝。印一分苔冷。
户淡无声,行云消倩影。茶烟供睡目静。
但烧叶、霜红交映。怎忍孤醒。沉沉更漏永。
疏花和人坐到暝。印一分苔冷。
户淡无声,行云消倩影。茶烟供睡目静。
但烧叶、霜红交映。怎忍孤醒。沉沉更漏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疏花和人坐到暝",诗人独自与稀疏的花朵相伴直至夜幕降临,暗示了孤独而闲适的时光。"印一分苔冷",通过苔藓的冷意,传达出环境的寂静和清冷。"户淡无声,行云消倩影",窗户幽暗,连行云的倩影也消失不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寂。
"茶烟供睡目静",诗人借袅袅升起的茶烟和静谧的氛围,试图让自己入睡,然而"但烧叶、霜红交映",暗示着炉火中燃烧的茶叶与窗外霜色的月光相互映照,形成鲜明对比,使人难以入眠。最后,"怎忍孤醒"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清醒的无奈,"沉沉更漏永"则以深夜的钟声长久回荡,加重了孤寂感。
整体来看,这首《关河令》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以及对长夜难眠的深深感慨。陈洵的词风深情而内敛,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的独特韵味。
先生拂袖,赋归来、曾见义熙人物。
老去懒摇白羽,只爱青林石壁。
坐引桐风,书研竹露,诗净峨嵋雪。
山中皓首,那知世上豪杰。
自笑痴兴还浓,紫芝采就,高咏林间发。
午后松涛翻雪乳,片缕茶烟明灭。
世事如棋,臣心似水,老濯沧浪发。
寒梅吹绽,一林香影明月。
烟光漠漠春山紫,古寺深藏万松里。
夕阳西坠群壑阴,隔林蔼蔼疏钟起。
潇湘无风波浪停,恍如水底鸣长鲸。
山僧策杖归来晚,遥听穿云百八声。
缓急因风如断续,远彻山阿并水曲。
已随暮角响江城,更送樵歌出林麓。
乘桥二客心悠然,偶立遥看瀑布泉。
高山流水有深意,咫尺不闻音韵传。
乾坤无尘万籁静,朗然空谷声相应。
高秋正遇晓霜清,分明若向丰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