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浯溪观中兴磨崖因成一绝》
《过浯溪观中兴磨崖因成一绝》全文
宋 / 李若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元颜文字照浯溪,神物于今长护持。

崖边尚有堪磨处,留刻中兴第二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guānzhōngxīngyīnchéngjué
sòng / ruò

yuányánwénzhàoshénjīnchángchí

biānshàngyǒukānchùliúzhōngxīngèrbēi

注释
元颜:指元颜石刻,古代的一种书法艺术。
浯溪:地名,在湖南道县,以刻石闻名。
神物:形容书法艺术具有神奇的魅力。
中兴:这里指历史上的复兴时期。
第二碑:指浯溪上刻的第二重要的碑文。
翻译
元颜的文字映照在浯溪,神妙的造物如今依旧守护着它。
崖边还有可供磨砺的地方,就在这里镌刻中兴时代的第二块碑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浯溪时的所见所感。"元颜文字照浯溪"表明溪水清澈,能够映射出古代颜真卿书法的雄伟气势。"神物于今长护持"则是说这种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一直被保护至今,具有神性的存在。

"崖边尚有堪磨处"指的是在悬崖之上,还保留着古人刻字的痕迹。"留刻中兴第二碑"则说明诗人看到了一块记录历史的石碑,是关于某个朝代或事件的记载,可能是对当时政治、文化或军事成就的纪念。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浯溪的自然美景,而且也透露出一种时间的厚重感和历史的连续性。李若虚通过这短短几句,展现了他对于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若虚
朝代:宋

李若虚(《舆地纪胜》卷五六作益虚),广平曲周(今属河北)人。若水兄。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守司农寺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五年,充襄阳府路置司参度官(同上书卷八九)。六年,擢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八年,为军器监丞。十一年,知宣州,为岳飞幕客。十二年,因议时政罢职,徽州羁管。事见清光绪《湖南通志》卷二七六。
猜你喜欢

宿智印禅师道场

翠壁苍崖接泬寥,参差黛巘倚云霄。

夜寒玄豹啼林密,春暖骊龙听法遥。

金铎宝幢传佛偈,石梯残字见南朝。

偶来欲脱荷衣去,惭愧无因挂一瓢。

(0)

苦竹渡

夕阳残影没,衰眼翳长空。

树暗惊人语,溪寒避虎风。

戒心齐击柝,野火乱烧丛。

前路津门是,星华望未通。

(0)

张稚恭中翰招同高念侣副宪王兰陔水部湖舫宴集

晴湖如练水云收,画舫相携兴自幽。

几处柳阴浮绿蚁,谁家花影傍朱楼。

回思聚散怜佳会,过眼风华感昔游。

搔首斜阳频怅望,乾坤何地是沧洲。

(0)

吴耕方招饮观菊

秋光澄几牖,入夜有余清。

丛菊绚屋壁,环向各为情。

华镫更交辉,群蕊滋晶莹。

徵歌引羽商,箫管问瑶笙。

曲缓落轻尘,缥缈度新声。

气静欲息机,那复世味撄。

嗟彼利禄客,役役多所营。

何如付澹忘,杯酒慰平生。

微醺醒归路,天半斗参横。

(0)

书来家弟遂已破贼大桥为志数语

南塘小儿弄兵戏,抹额红巾等山魅。

夜切人肝作脯甘,对裂轻缯如破絮。

杀人不死还等闲,随上军门求补吏。

山中日日报揭竿,百道军书勒簿尉。

簿尉何能令请行,牙兵几队趋山际。

昨日书来珍重看,云已破贼数十辈。

留之不可诛不胜,细作爰书别党类。

我闻此语心独欢,贤者宁不当如是。

呜呼作贼不死死者冤,民不作贼将徒然。

(0)

顾亭林卜居华山

谷有图南卧,卜邻古洞幽。

莲开犹十丈,松老自千秋。

扪虱应难识,翔鸿未可求。

不须丹诏至,野性白云留。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